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措施分析

2015-10-29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朗读的重要性,朗读不但可以考查学生的精读能力,还能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以正确的方式指导学生对文章朗读和理解,尤其对于初中语文,让学生的阅读实践代替教师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这句话当中就体现了朗读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重视学生在课堂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加强对学生在有效阅读方面的指导。 
   一、师生互动,提高学生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把朗读当成一种兴趣的时候,他们不管在何时何地都会自己主动地去朗读。在朗读教学当中,教师起着带头的作用,,教师在教一篇文章时,在教学生之前应该自己先把文章读透彻、理解透彻,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比如,梁实秋在回忆他语文教师教学方法时说:“教师先是自己把文章从头到尾仔仔细细、有重点、有突出、有情感、有气势、抑扬顿挫地把文章里文字所代表的气息都读出来,在教师还未讲解之前,通过教师的阅读,我们就已经了解了一半。”教师先从自身做起,和学生进行互动教学,调动学生朗读的热情,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主人翁的意识,引导学生喜欢朗读,并把朗读当作一种乐趣。 
   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在语文教学当中,朗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之后,让学生体会到朗读的乐趣,知道朗读可以帮助他们很快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朗读的好处很大。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趁热打铁,通过语文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朗读兴趣慢慢变成作为一种习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朗读,不管是课本内容或者其他优秀文章都可在课堂上阅读,让学生在朗读完后发表自己的体会和对文章的看法,教师根据学生的看法加以指导和补充。 
   三、阶梯式、整合式的朗读训练 
   学生慢慢地会习惯朗读,而朗读的精髓在于理解,朗读不单是读,而是在读中生疑,在读中感悟,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实现感情的升华。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用感动激发感动、用感悟唤醒感悟、用思考启迪思考。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对学生朗读的时候进行适时有效的指导。例如,从一篇文章的课题入手,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在带着情况下去朗读,这样不但可以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而且把朗读能力也提高上去了。 
   综合上述,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先从自己改变,然后帮助学生由喜欢朗读再变成朗读成为一种习惯,最后达到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内涵,文字所表达的含义。 
   参考文献: 
   徐永梅.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J].新课程:下,2012(04).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