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论教学艺术在中学课堂中的应用

2015-10-31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课堂教学艺术长期以来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中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学的设计艺术、启发艺术和表达艺术融入其中,使课堂在本质、结构、特性和成效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本文围绕教学艺术的本质,并选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艺术进行分析,便于广大教师力争成为课堂中的艺术家。 
   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提出,希望有一种课——有规划性的且充满趣味性的指导教学,让儿童乐于学习。但至今天,他所设想的“这种课”并没有深入中学课堂。而教学艺术沟通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着重培养教师的综合创造力,关注教师的教学素养和课堂质量,有利于辅导课堂教学。 
   一、中学课堂教学艺术的本质 
   教学艺术主要是指教师能灵活且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辅助并指导教学实践。简单地说,就是使教学富有启发性、艺术性、表达性等。教学艺术既可以运用于传统课堂中,也可以用在课外的活动中。当前,,中学生处于重要发展时期,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发挥教学艺术的作用,对其的熟练运用和灵活掌握必然会吸引学生且达到高效的课堂效果。 
   二、教学艺术在中学课堂的应用 
   中学课堂教学艺术本身就存在多种形态,对其进行有效的探究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辅助教学。 
   1.教学设计艺术 
   经过许多学者研究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既要从技术角度又要站在学生创造力的角度去挖掘课堂中的艺术形态。为了使教学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教师首先应培养设计意识,巧妙地安排教学程序,使每一堂课努力成为难以复制的艺术成品。总的来说,教学艺术设计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始终,集中在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节奏、教学时间等方面。 
   2.教学启发艺术 
   很多教育家都认为课堂教学应赋予启发性,这一教学形态的实现得益于教师能灵活自如地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准确地把握时机,在最佳环节启发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恰当把握问题难易度、量度、维度等的设计,并做到循循善诱,使整个课堂张弛有度。 
   3.教学表达艺术 
   教学表达艺术是中学教师的一个基本素质要求,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师作为知识信息的传播者,应从音声、形符等方面进行着重训练,便于增强教师的语言感染力。教学表达艺术还着重强调对语言艺术、板书和非语言表达作为课堂中的三大艺术,三者之间相辅相成,致力于优良教学效果的实现。 
   当然,“教无定法”,真正好的教学艺术还得在现实的教学中得到检验,并不断地总结、反省,最后升华为理论,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好教育艺术!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