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要让每一位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看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继而让家长看到希望。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交流时,一定要做到谦虚诚恳,专心倾听,这会让家长感到自己很受重视。
关键词:闪光点;谦虚诚恳;耐心交流
学校的教育是建立在家庭教育基础之上的,学校教育又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在教育教学中,只有教师与家长紧密配合,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转化后进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必须要让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协调教育。班主任处在中间的位置,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跟家长沟通、交流,更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只有班主任和家长行动一致了,才能更加有效地转化后进生。那么,班主任如何与后进生家长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呢?
一、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家庭状况
对一个学生来说,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事实证明,从那些离异家庭或者单亲家庭中出来的孩子性格孤僻,做事偏激,有的孩子进取心特强,而且脾气十分暴躁,有的却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班主任了解后进生的家庭现状,弄清楚学生家长的年龄,干什么工作,家在哪里,是不是单亲家庭或者离异家庭,掌握学生性格形成的“环境因素”,有助于班主任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措施。我班原来有个学生不服班长的做法,经常给班长找事。一次,由于他迟到没搞卫生被班长记录下来告诉了教师,下课后他和班长吵起来,甚至动手打了起来,在班内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我知道后,很生气让他请家长。让我没想到的是该生的姐姐来到了学校,原来孩子的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母亲又长期生病,特殊的环境使姐弟俩的感情特别好。由于两个孩子的年龄差不多,姐姐十分偏向于弟弟,不仅觉得弟弟是对的,反而怪老师处理得不合适,沟通结果十分不理想,严重影响了对学生思想工作的开展。在这里,对孩子家庭状况缺少必要的了解是这次沟通失败的主要原因。
二、初次见面,要尊重家长,留下最好的印象
班主任与家长取得有效沟通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尊重学生的家长,要教育后进生,最根本的还是要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要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首先要对家长以诚相待。对于那些素质水平较低的家长,班主任最好能在电话里与他说好了,再让他到学校来。当家长来到办公室时,班主任一定要做到起身笑脸相迎,为家长搬椅子倒水;在家长临走的时候还要做到起身相送,用我们的一颗真诚的爱心来换取他们的理解与信任。
跟家长沟通交流时,要理解家长的苦处,不能随意批评家长,不能把学生的错误转嫁到家长的身上。要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貌,以商量的语气来讨论教育孩子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也不要给家长增加负担,但必要的要求还是应该的。作为教师,不能鄙视后进生家长,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三、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
我们不要只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衡量那些“后进生”,要努力去寻找和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让每一位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看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继而让家长看到希望。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交流时,让家长发表他的意见也非常重要。在与家长交流时,可以先说说孩子的优点,再谈谈孩子的不足,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对孩子的不足之处,不能不说,也不要说得太多,要实事求是,更不要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学生的不足之处时,语气一定要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教师交流,配合、支持教师的工作。为了让家长知道你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事前要做好准备,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能让他产生教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班主任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
四、家长如果有意见,应该耐心听取,胸襟开阔
让家长谈一谈他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也是很重要的,而教师要到专心倾听、谦虚诚恳,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自己非常受重视。在认真耐心地听家长倾诉时,还要辅以眼神、动作,间或插以“对”或“是”这样的短语呼应,最好是动笔记下重点,同时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坦诚地与家长交流,家长就会来学校多和老师沟通交流。
总之,班主任是联结、协调家校关系的桥梁,同家长的交往是班主任工作中举足轻重的问题。因此,班主任应掌握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技巧,才能共同教育好学生,完成各项教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