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中学生自我建构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

2015-11-12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采用中学生自我建构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淮南、六安、天津等地的中学生进行测量,探讨自我建构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揭示当代中学生心理幸福感状况,探索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途径。 
   关键词:中学生;自我建构;心理幸福感 
   自我建构指个体在认识自我时将自己放在何种参照体系中进行认知的一种倾向。关于自我建构,国内的研究缺乏理论基础,也没有形成基本的体系,可研究的很少。首先,至今无人提出自我建构的明确概念,大都把“自我”等同于“自我建构”来用,或者直接介绍引用国外的理论成果。其次,少量的实证也主要局限于自我建构理论的形成、发展,自我建构的测量及相关的研究。 
   本文对已有自我建构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划分自我建构类型,以进一步完善其理论体系;从自我建构和总体幸福感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自我建构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有多大,以改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为中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一、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了安徽省淮南市三所中学、六安市一所中学以及天津市两所中学的中学生(初一到高三,六个年级)为样本,共发放问卷790份,回收有效问卷704份,回收问卷有效率93.87%。 
   2.施测过程与数据处理 
   淮南地区由主试和两名助手及班主任主持,六安和天津地区由主试进行辅导的学习过相关心理学知识的助手和班主任主持。以班级为单位,利用上课时间进行团体施测。 
   问卷发放后使用统一指导语,问卷答完后当场收回,大概10分钟左右结束。本研究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 
   二、中学生心理幸福感状况分析 
   对中学生的心理幸福感进行统计发现,初中生心理幸福感普遍高于高中生。其中,,初中生的心理幸福感随年级升高逐渐下降,初一均分最高为82.08分,初三均分最低为75.89分;而高中生恰好相反,心理幸福感随年级升高而升高,高一分数最低,高三最高。中学生心理幸福感在年级上呈V字形,且高中生的心理幸福感普遍低于初中生。这可能是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快速发育阶段,面对生理、心理两方面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很多困惑与不解等烦恼,而且又要面临父母更高的期望和升学的压力,幸福感自然是会有所降低。到了高中阶段,中学生渐渐摆脱了青春期的困扰,开始沉下心来准备高考,随着科学知识日积月累以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心理幸福感也就有所提高了。 
   三、中学生自我建构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对本研究的各人口学变量与中学生自我建构各维度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女中学生在自我建构各维度上的均分都高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中国的集体文化背景有关,在社会主义文化里更注重集体主义而忽视个性自我塑造与发展,使得男女生之间的个性更趋同化。 
   为探讨中学生自我建构的分布状况,本研究以独立型自我建构和依存型自我建构的维度均分为依据,对中学生自我建构划分,结果见表1。 
  表1 中学生自我建构的分布状况 
   从表1的结果中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中学生个体自我建构类型人数基本相当,差异并不大。并且发现还有15人在自我建构两维度上的均分相同,无法辨别类型。 
   Markus和Kitayama于1991年提出自我建构这一概念时,将其划分为独立型自我建构和依存型自我建构两个类型。这种划分过于简单笼统,为了更加细致合理地划分自我建构类型,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分析上,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本研究以独立型自我建构总分与依存型自我建构总分为依据,以其平均分为指标对自我建构进行划分并命名为:(1)二元型;(2)边缘依存型;(3)边缘独立型;(4)边缘型。 
   四、中学生心理幸福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对中学生的心理幸福感调查统计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普遍高于全国常模。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女生之间心理幸福感并没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心理幸福感也没有显著差异。 
   然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级的中学生心理幸福感差异却非常显著。中学生心理幸福感在年级上呈V字形,且高中生的心理幸福感普遍低于初中生。 
   中学生自我建构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探讨 
   五、结论 
   对四种自我建构类型的总分进行F检验发现差异非常显著,证明这种分类是合理的。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自我建构类型的描述统计 
   数据结果表明,自我建构总分在其各类型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3 不同自我建构类型与心理幸福感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由表3的结果可知,不同自我建构类型的个体在心理幸福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earson积差相关检验发现中学生自我建构与心理幸福感有较高的正相关,且两者具有很大的差异性(r=0.351,P<0.001)。 
   参考文献: 
   [1]刘艳,邹泓.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J].心理科学,2007. 
   [2]许慧霞,叶科.大学生自我建构与主观幸福感[J].当代青年研究,2010.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