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改变以往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有效地将探究性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活动之中,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有效地构建探究性学习方式进行论述,以期能够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
一、探究性学习在问题讨论中的应用
问题讨论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活动之一,也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方面。但是,在以往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导致严重缺乏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所以,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价值,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从生活入手,说一说哪些是通过杂交育种实现的?(2)杂交育种中蕴含着哪些遗传学规律?(3)相对于杂交育种来说,诱变育种有哪些优势?……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同时也确保探究性学习模式的价值获得最大化实现,进而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二、探究性学习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可是,为了考试,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我们的实验教学基本上采取的是背实验的方式,这严重阻碍了实验价值的展示,更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有效地将探究性教学模式应用到生物实验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在自主动手实验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借助“NaCl溶液、二苯胺试剂、塑料杯和试管、鸡血细胞悬液、柠檬酸钠溶液”等进行自主实验,并记录下实验的结果。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加强学生的理解,而且也能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确保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获得良好的发展,进而确保高效课堂顺利实现。
三、探究性学习在开放试题中的应用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为了提高高考成绩,我们一直组织学生练习的基本上是一些封闭式习题,越来越多的习题练习给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练习质量的提高。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将封闭式练习转变为开放试题的练习,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并在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能力,进而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已知某人细胞的DNA分子上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置换,但细胞表现如前一样正常,请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至少3种)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在解答该题时,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而且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
总之,在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下所提出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有效地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活动之中,以确保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做好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
林志海.探究性实践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