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太极拳五大流派创始人成长因素分析

2015-11-16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众所周知,太极拳五大流派的形成并非一人、一时、一地所创,而是前人不断总结、整理、创新、发展而来的。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发现:太极拳各流派创始人成长为名家的过程有着近似的环境和经历。通过对五大流派创始人成长经历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太极拳的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因素;生活环境;社会环境 
   目前太极拳运动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以其健身养性、经济实用、老少皆宜的特点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虽然太极拳运动起源至今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民间大致有唐朝许宣平、明朝张三丰、清朝陈王廷和王宗岳等说法;官方考证太极拳为陈王庭所创。而戚继光的32势长拳理论、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张三丰道家理论等都在太极拳中有体现。太极拳的定名、成型、传播靠的又是杨露禅。但是当今社会流传着太极拳五大流派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它们分别是: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由此可见,太极拳并非一人、一时、一地所创,而是前人不断总结、整理、创新、发展而来的。然而太极拳五大流派是怎样形成的,五大流派创始人成长为名家的过程又有着怎样的关系,下面就太极拳五大流派创始人成长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一、家庭、生活环境因素 
   纵观太极名家的成长,他们大都是小时候家庭清贫,生活困难或出生在战乱环境中。例如,杨露禅自幼好武,因家贫,迫于生计,在广平府西关大街中药字号“太和堂”中干活(这药店为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人陈德瑚所开)。比如孙禄堂,9岁丧父,家中一贫如洗,由老母抚养成人。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喜爱武术,曾拜一位江湖拳师学习少林拳术,时间虽短,但他好学苦练,练得一身好功夫。11岁时背井离乡,去保定一家毛笔店做学徒。13岁时,孙禄堂拜河北省名拳师李魁元为师学习形意拳,两年后,李魁元又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师傅郭云深继续深造。陈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虽出身地主家庭,生活自然算不上清贫,但是明末时期正值多事之秋,据史料记载:他也曾在山东扫荡群匪。吴鉴泉自幼就目睹其父全佐南征北战,生活在战争的环境中。所以说这两位自然也算是家庭、生活环境恶劣。 
   不如意的家庭、生活环境造就了各大流派创始人具备常人不具备的坚毅、勇敢、吃苦和拼搏的品质,也印证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二、前辈的影响 
   太极拳五大流派名家大都是自幼习武,而从小时的这种习武爱好无不是受到了前辈的影响。有的生活在武术世家,从小受到武术的洗礼甚至可以说是太极拳的熏陶,而除此就是被师傅看中其武学天赋并倾力培养。总之都受到了高人和前辈的指点和影响。 
   陈王廷是陈家沟第九世,其父名抚民,祖名思贵,均好拳习武。受其父辈祖辈影响学武,后自己又在前人基础上博众家之所长创编了太极拳自不必多言。 
   吴鉴泉自幼喜练武功,善于骑射。在父亲全佐的教导下,对太极拳苦心钻磨,又进行增益修订,其造诣日益精深。他的父亲本人就是一个太极拳高手,曾先跟杨露禅学太极拳后又拜杨露禅的儿子为师学习太极拳。全佐对太极的热爱和钻研深深影响了吴鉴泉的研习太极拳之路。 
   而对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河清,有史料记载:武河清(1812—1880),字禹襄,号廉泉,清代直隶广平府人。禹襄曾祖静远以武痒生授卫千总职;祖父大勇,弱冠游武摩;父烈,邑摩生。长兄澄清,举人,官河南舞阳县知县;次兄汝清,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伯仲三人受家教,均习武。由此可见,他和兄长都受了前辈影响开始习武。史料对后来他学习太极拳也有记载:里人杨露禅赴河南温县陈家沟学习太极拳,十有余年,备极精巧。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彼不肯轻以授人,仅得其大概。后赴温县赵堡镇,从陈清平学习太极拳,精妙始得。 
   杨露禅与孙禄堂的学武经历有些相似,他们都属于自小热爱武术。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尚武练武的环境和好的老师,并受到了恩师器重全力培养。杨露禅幼年时在河南焦作陈家沟做工,其间借机偷学陈长兴师徒练拳,后被发现。陈长兴见他是可造之材,不但没有责怪,反而摒弃门户之见和江湖禁忌收他为徒悉心传授。 
   孙禄堂九岁开始跟江湖拳师学习少林拳,时间虽短但其勤学苦练,练得一身好功夫,后又拜河北省名拳师李魁元为师,两年后,他的武艺出类拔萃,李魁元便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师傅郭云深继续深造。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国武术,历史悠久,由于地大人多,发展到明代,拳种已经很多,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偏。名将戚继光为了训练士卒活动身手,从民间著名的十六家拳法中汲取三十二个姿势编成拳套,称作《拳经》三十二势。明末时期陈王廷依据祖传之拳术,博采众家之精华,结合太极阴阳之理,参考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同时,在戚家拳的影响下编创了太极拳。太极拳的创编在明末,得到传播和发扬是在清朝时期。明清时期,当时的武术发展情况很好,尤其是拳术更是盛行。太极拳在这个时期创始和发展传播有其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后,各家在继承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比如,杨式太极拳的形成。杨露禅在陈家沟学习太极拳,学成之后在北京授拳时,学拳的多为王公大臣、贝勒贵族,生活奢侈而体弱多病,又不耐艰苦,加之当时人们都是穿长褂、留辫子,行动还受限制。杨露禅考虑到这些,将陈式老架太极拳中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如跳跃、跌叉、震脚等,改作不跳、不跌、不速、不震,或缩小动作,使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易练,既适合穿长衫、留辫子的人练习又有益于健身。时间长了便形成了一种拳式,号称“太极小架子”。后经其子孙修改,定型而成杨式太极拳。 
   从太极拳五大流派创始人的成长经历我们可以看出:(1)中华武术需要不断地总结、继承、发扬和创新才能进步和集为大成;(2)好的引导者在武术的学习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逆境并不可怕,它可以锻炼人的优良品质,使其受益终身;(4)太极拳创始人的成长与生活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我们更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