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12-13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倡导利用较短的时间与精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追求高效课堂。那么,作为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并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实现有效师生互动,突出教学过程,注重教学反思等,为有效课堂教学夯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互动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师生互动,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是每位教师应认真思考的课题。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认真钻研教材,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设计有效师生互动,,为有效课堂教学打好基础,本文从以下两方面肤浅阐述: 
  一、挖掘教材为有效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教材的编写围绕新课标展开,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在认真研读新课标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挖掘教材不仅仅是根据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同时要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等,这些将为设计教学活动,采用有效教学策略做好铺垫。如,在教学《认识线段》这一节时,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教材并根据课标要求确定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为: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线段;把握线段的特点;知道线段是有长度的;让学生会画线段。对照教学目标,教师要灵活设计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探究活动,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同时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将抽象数学问题直观展示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停留于形象直观思维,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难以理解,如果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多媒体直观地展示出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也能变抽象为具体,易于学生理解。比如对于“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理,如果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实践操作,将圆形纸片分割成有限的几块扇形,学生不易理解所拼成的图形即为我们所要研究的长方形的面积,这时借助于多媒体,将圆形纸片分割成若干个小的扇形,通过动画直观地演示出来,由于分的扇形越多,越近似于长方形,这给学生理解带来了方便。 
  总之,在大量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为学生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追求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究新的课堂教学方法,认真研究教材,实施有效师生互动,为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夯实基础。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