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2015-12-13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数学教育者有必要也有责任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从师生关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三个方面出发,给出了相关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策略 
  小学生年龄幼小,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扶持。并且,小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喜欢有趣的东西,二是喜欢新奇的东西,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务必要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才能提升教学效率。 
  一、师生关系朋友化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是绝对的掌控者,小学生仅仅只是被动接受者,这种学习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教师要切实转变这种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师生关系,重新构建一种朋友型的师生关系。这种转变,一方面有助于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主体性;另一方面也能间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增添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倾向于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然而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学科。因此,如何在矛盾的双方寻求一种解决机制,,是一个重要问题,情景化教学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机制。教师在小学数学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寓教于乐。例如习题:10-2×4=?,这是一道简单的加减乘除题,但不少学生可能会弄混减与乘的顺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情景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平常,小学生都有跟长辈出门买东西的经历,因此,教师可以借此举例:小勇和姥姥去超市买菜,买了2根黄瓜,一根黄瓜4元,一共多少元?小勇的姥姥付了超市收银员10元钱,收银员应该找零多少?如此一来,便可以通过生活中鲜活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在加减乘除中,要先算乘除,然后算加减,并且富有生活气息的案例,也能够让孩子们感觉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增加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 
  小学生喜欢新奇多变的事物,因此对同一种教学方法难以维持长久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经常性地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中,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有游戏教学法、多媒体展示法、情景创设法、小组教学法等等。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张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3).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