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选择从家长、学生关注的作业入手,聚焦小学语文作业的“微改革”实践,提出了幸福作业观点。围绕幸福作业提出的背景、幸福作业的基本特征、幸福作业的基本原则、幸福作业的评价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并提出了幸福作业的实施策略。旨在通过幸福作业这一形式将作为巩固、强化课堂教学知识工具的作业,转化为有利于学生多元思维发展的平台,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关键词:幸福作业;思维发展;趣味性;激励性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比作于细。”2014年4月1日,国家领导人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对当前改革作出了这样的阐述,改革要实现远大的目标,应从细微处做起。国家改革如此,新课程改革亦如此。相对于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大局的顶层设计而言,小学语文课改中的一些具体实践只能算是“微改革”,但如果说顶层设计决定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和大势,是战略式和宏伟蓝图式的,那么具体实现则要靠一步步的微观实践层面,离不开细微环节中实践问题的解决。
一、幸福作业“微改革”提出的背景
从2001年至今,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已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小学语文教学在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时,语文教学的深层次问题也开始显露。就拿作业布置来说,改革多少年,,“减负”就喊了多少年,而实际情况是:一方面大家都知道作业布置应适度、科学、有重点,要遵循适度性、创新性、趣味性、延伸性等原则;另一方面,为了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印象,老师往往还是倾向于布置过多的作业,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来完成。另外,不少老师还存在作业布置质量不高的问题,通常为知识点的强化,形式单调,让学生觉得枯燥;大多数题目都可以在课本上找到答案,学生不需要主动去思考,凭借简单的抄写就可以完成作业任务。这样的作业布置极易造成学生对作业的反感,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幸福作业就是基于作业布置中上述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微改革”实践。
二、幸福作业的基本特征
1.多元化的思维发展
将作为巩固、强化课堂教学知识工具的作业,转化为有利于学生多元思维发展的平台,使这种幸福作业具有生成理解的功能、展示个性的功能、使学生社会化的功能、使学习生活化的功能。
2.“幸福感”为终极价值取向
学生对做作业产生幸福感,这是教育回归本源的体现。李希贵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写道:“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幸福作业就是要把孩子们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还孩子们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
3.“幸福”和“成就”相辅相成
幸福作业使学生有成就感,成就感给孩子们带来无尽的幸福和快乐。有效教学理论强调“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因此,幸福作业设计要做到:作业有价值、作业有效果、作业有效率、作业有魅力。
三、幸福作业的基本原则
1.趣味性原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永不枯竭的动力,只有用轻松、愉快的活动诱发学生的愉悦感,才能形成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才能激发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应设计出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趣味性的作业,使学生愿意去思考,喜欢去做语文作业。
2.主体性原则
作业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性环节,学生的主体性应当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作业的宗旨要明确,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业的形式要活泼,能让学生一见作业就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作业的难度要适度,能让学生在情感愉悦的情况下实现持续发展。
3.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创之一,对于幸福作业而言,其核心就是要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要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激励。
四、幸福作业的实施策略
1.“自选超市”型作业
我们的教育对象有极大的差异性,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兴趣不同、发展也不同的个体,因此,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应该多层次、有差异。
梯度作业模式是一种可行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尝试成功的喜悦。
如,在学习《埃及的金字塔》一课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梯度作业: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会运用课后题目中的成语。
(2)选择一座世界名城,找资料,给大家介绍。
(3)找一篇说明文,给大家讲解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和写作方式。
上述作业可要求学生自由选择完成其中两项或一项。在这样的“超市”中,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空间,不同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上得到相应的收获,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探索合作型作业
也许有人会认为小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比较薄弱,安排探索型作业是在为难他们。实际上是我们小看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当安排一些启发学生主动探究的语文作业,同时将学生能独立完成的作业和需要以合作形式来完成的作业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他们合作探索的精神,这样的作业很受学生欢迎。
例如,布置《如梦令》一课的作业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来查找关于李清照一生介绍及词作特点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然后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学生通过主动搜索,学习了查阅资料的方法,提升了探求知识的技能,也走出了僵化的学习误区。
3.联系生活型作业
语文科目是与小学生的生活关联非常密切的学科。如果教师能为语文作业增添生活化的色彩,就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关注生活、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