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浅谈中职食品生物专业信息化教学的运用

2015-12-20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在教学对象特点、教学内容和育人目标上的差异,决定了其在教学方法上的独特,甚至可以称之为标新立异。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于中职教学,不管课堂处于怎样的形式,不论教学地点位于如何的环境,能促使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就是成功的教学。而目前广为倡导但仍处于推广和探索期的信息化教学,对中职食品生物专业的教学是颇为有益的,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助推剂。现对食品生物专业信息化教学运用做以下浅谈和总结,并以中职食品生物专业核心课程——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第五章原子吸收分光度法为案例进一步剖析。 
  一、适合信息化教学的教学内容 
  1.原理性教学内容,多为教学难点 
  职业教学理念“做中学,做中教”在食品生物专业的教学中体现甚广,从专业基础课食品应用化学、分析化学中的实验室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核心课程食品分析与检验、微生物等课程的专业技能教学,都围绕职业教学理念进行。但基于“实验”这一有特殊性的实操形式而言,不论何种实验,实验原理是支撑所有行动的灵魂。只有理解原理,才能完成实验操作,能有效分析实验结果,能得出实验结论。因此,在食品生物专业中,原理性教学内容的理解实为教学难点。 
  众所周知,原理性的内容多具有抽象、不直观、离现实较远的特点,在教学中以讲授法难以讲解,学生不易接受。而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信息化教学可有效解决此问题,可借助信息化手段将言语难以表达的内容呈现于学生眼前,化抽象为具体。将原理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突破教学难点。 
  2.实验中危险性系数较高的教学内容 
  实验中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到各种试剂,有的具有腐蚀性甚至毒性;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保证了实验精准度较高,自然导致一些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检测重金属时需要乙炔高温点火等;先进仪器设备在使用不当时,也容易发生危险。类似以上教学内容,选择信息化教学是恰如其分的。可利用信息化虚拟教学软件,模拟仪器操作界面,让学生在虚拟平台中训练,,规范后再实际操作,可大大降低危险系数,提高安全性。 
  3.实验成本较高的教学内容 
  实验室中的精密仪器大多造价昂贵,而配套实验器具有的为消耗品。中职课堂中,受资金等限制,实验室不乏设备种类,但每种仪器大多仅一台,不能满足一个标准班学生的实操训练要求。实验虽耗时较多,但学生并不能充分得到训练。这种情况下,提倡信息化教学。 
  同样希望以虚拟仿真操作软件成为教学辅助工具,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平台中进行训练,如果可以实现,可制作网页版或APP客户端,实现移动教学,使学习无处不在。 
  二、教学对象的特点决定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并充分体现其优势 
  中职目前教学对象为初中毕业学生,年龄介于15~18岁间,出生于2000年左右。学生的成长环境处于电子信息急剧发展的时代,媒体等深度介入生活。就城镇学生而言,网络游戏、各种电子终端产品等信手拈来,多媒体和信息化模式已成为一种生活和学习习惯。而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从迈入学校的一刻起,受同龄人大环境的影响,其接收网络、计算机等信息化内容的速度是极快的,很短一段时间内,其PC基本操作和信息化理念迅速达成。面对如此授课对象,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是必要的。传统教学已不能与其朝夕相处的手机终端上任何一个智能软件或游戏竞争,已不能有足够的诱惑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课堂上不乏学生手机不离手的现象出现。而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在教学方面,可为学生创造与其相符合的自身发展环境,将学生自身的信息化优势体现出来,进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轻松完成学习任务。 
  三、交互、评价过程可结合信息化手段 
  交互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是巩固和理解教学内容的渠道,一方面也是自评、互评的方式。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软件制作交互内容,丰富交互测试的形式。在信息化的交互评价中可合理运用游戏、排序、连线方式,一方面学生可完成自评,在提交测试时立刻得到答案,明确得知自己未掌握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对教师而言,可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