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2015-12-21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当今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常常只注重理论性知识的传授,且是运用以自身为中心的灌输型教学模式,而在新课改之风深入盛行的今天,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理念,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广大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目前应高度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主体性;参与意识 
  一、制订预习导学案,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导学案,即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通过制订导学案,可以使教学过程由教师的“教”变为“导”,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实现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和谐统一。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就可以给学生制订预习导学案,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比如,在学习《信息获取的渠道》这节内容时,我就给学生制订了这样一份导学案:1.自读教材,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1)如何确定信息的需求和来源?(2)获取信息的方式是什么?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哪些?(3)常见的非数字化信息是如何实现数字化的?2.试一试:围绕第一单元选定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要保证通过三种以上渠道获取。完成后,对各种获取信息渠道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写出心得。这样,我通过给学生制订预习导学案,一方面使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了提前熟悉与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激发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欲望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课程,然而,如今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其的技能性,学生很少有自主实践的机会,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逐渐丧失。所以,面对此种状况,我们应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给学生上机实践的机会,以此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志。 
  比如,在给学生讲解了各种理论知识点后,我会给学生提供上机实践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有了问题,我不会急于解答,而是让学生自主摸索、自主研究,直到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在日后就会变得乐于探究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欲望。 
  以上即为笔者对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两点想法,希望可以给广大同仁在相关主题的研究上提供些许参考。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