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2015-12-25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问题情境教学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教学思想,它不仅拓宽和优化了教育空间,缩短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距离,而且营造了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空间,实现师生良好互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良策。就如何理解问题情境和问题意识的含义,并提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从“化学史、实验、图表、旧知识的拓展、生活、信息”六个方面科学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关键词:问题情境;问题意识;科学素养 
  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究竟如何理解问题情境和问题意识、如何科学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实际、实用和实效,本人结合教学的实际经验,提出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问题情境和问题意识的含义 
  1.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有目的地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实践体验等方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达到掌握和应用知识,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问题情境创设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促进学生思维,作用在于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2.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思维的一种问题性心理品质。 
  二、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1.通过化学史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素养 
  化学史是化学家征服世界、改造自然、创造发明的奋斗史,在教学中恰当引用化学史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化学教学不局限于现成知识的固有结论,还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例1:在进行“原子结构模型”的教学时,引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史实:“卢瑟福用准直的α射线轰击厚度为微米的金箔,发现绝大多数的α粒子都照直穿过薄金箔,偏转很小,但有少数α粒子偏转较大,大约有1/8000的α粒子偏转角大于90°,甚至观察到偏转角等于150°的大散射”。通过上述史实创设问题: 
  (1)绝大多数的α粒子都照直穿过薄金箔,说明了什么? 
  (2)绝大多数的α粒子偏转很小,说明了什么? 
  (3)少数α粒子发生角度较大偏转,说明了什么? 
  学生通过质疑、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原子中存在着很小的带正电荷的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及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里,电子绕着核在核外运动”。通过化学史学生充分体会到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不断深化的过程,感受科学发展的艰辛和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怀疑批判精神。 
  2.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观察与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信息,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例2:在“沉淀溶解平衡”的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毫升0.1mol每升的ZnSO4溶液,再滴入适量1mol每升的Na2S溶液,观察沉淀的生成。(2)静置后倾去上层清液,并用蒸馏水洗涤2~3次,向沉淀中滴入0.1mol每升的CuSO4溶液,振摇试管,观察现象。通过实验创设问题:(1)实验1有何现象发生?(2)实验2有何现象?为什么?这样为揭示沉淀转化的实质提供了直观的、动态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用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原理辩证地分析问题。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将问题情境与具体学科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形真”与“意远”。 
  3.通过图表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在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图表是承载和表示知识的形式之一。通过图表可以进行数据比较、分析动态趋势、揭示变化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化学问题中蕴涵的规律、原理、知识以图表形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另一种心智渠道来体会和认识化学,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高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 
  例3:在“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的教学中,应用元素第一电离能的曲线图来让学生认识其变化规律。 
  [第一电离能KJ/mol][He][Ne][Ar][H][2500][2000][1500][1000][500][Be][H][Li][O][C][N][F][P][C1][S][Si][A1][Mg][Na][K][Se][Ca][Mn][Ni][Ga][Ge][Se][Ti][Cr][Fe][Go][Cu][Zn][v][As][Br][Kr][Sr][Rb][Te][I][Xe][La][Ba][Cs][原子序数][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利用图创设问题:(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现什么变化趋势,为什么?(2)同一主族的元素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呈现什么变化趋势,为什么?(3)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哪些主族出现反常,为什么?带着对这些规律的疑惑与不解对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增强对电离能的概念及其变化规律的理解。 
  4.通过旧知识的拓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知识迁移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经验、社会环境或自然情境相结合时,所学的知识才容易发生迁移;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并应用于真实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知识储备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学生陷入新的困境,以形成新的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在思维的偏差中找反思,逐渐产生顿悟,顺利完成对知识的意义构建。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