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浅谈大学教育中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2015-12-25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当今社会的大学教育,学生常对未来感到迷惑。人文精神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提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辩证统一,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格修养。 
  关键词:大学教育;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在经济和物质利益氛围的诱惑下,当代大学校园里充斥着市场精神,大学校园缺少纯粹的文化气息。部分师生放弃了对学术和真理的追求,欲蔽灵台,心为物役,使科研学术成为追名逐利的手段,这些都使正确价值观越来越远离校园。 
  这篇文章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自己对大学教育中科学技术培养与人文精神培养的认识。 
  一、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现状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表示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少数学生能简略回答一些表面含义,如科学精神,就是以科学为主,对科学有孜孜追求的热情,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强调发扬人的个性,对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高学历和多证书的追求是一种功利和实用目的,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部分学生文化视野狭隘,只讲眼前,,不讲长远,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上述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缺失。 
  二、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呢?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定义,人们的理解不尽相同。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就其基本的含义而言,科学精神就是尊重体现科学技术的价值,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社会发展。而人文精神则注重人的思想观念,重视人文文化素养,强调依靠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推动社会进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们深入观察与不断认识世界所不可或缺的。 
  三、如何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精神最重要的实质就是指人文精神。科学教育依赖科学,着重追求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方法的探索;人文主义教育则强调人的思想和情感。科学教育以求真为主题,人文教育以求善为根本;科学求真需要以人文为导向,人文求善需要以科学为奠基,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完整的教育应包括“学习做事”与“学习做人”两个方面。“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精神;“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成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优势互补,使一个人在体力、智力、伦理各方面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增强其对科学求真、求实的追求。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丰富其内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大学担负着培养中国未来的中流砥柱的重任,因此,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有利于提高中国未来的竞争力。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锻造是构成高校教育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舒扬.大学人文精神构建论析.光明日报[N].2002-07-26.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