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5-12-30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在现今的中职学科教学中,信息化设备使用的比例越来越大,为中职教育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有利于现代教学的高效化。 
  一、中职语文教学信息化的原因 
  1.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特点 
  要想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中职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偏弱,但是,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多媒体设备的引入正好从中职生感性认识方面入手,抓住其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通过其思维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及环节。 
  2.取决于信息化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以形象化的图像、声音、动画的再现优于传统的教学手段,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在学生面前变得生动有趣,复杂的内容变得更简单,成功吸引学生的眼光。学生很容易就进入学习的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语文学科的固有属性 
  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内容多种多样。在语文学习中不仅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文字的意境,还能体会到世事变迁及各国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情操。 
  语文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天文、医药、历史、思想道德等,如此繁多的教学内容,需要更有效的教学设备辅助教学,这样才能突出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多媒体设备的信息化、科技化可以有效地完善语文教学系统,填补教学漏洞。 
  二、信息化教学策略 
  1.用之有策 
  利用多媒体的声光电技术,结合传统语文教学内容,创设教学环境。比如在《雨巷》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以陈瑞演唱的《雨巷》作为背景音乐,先将学生引入教学氛围中,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忧伤的文学感情,,把握低沉缓慢的节奏,从而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写作的背景环境,更好地体会文章感情。 
  2.利用视频,加深理解 
  语文教学通常以朗诵作为直接切入点,尤其是在散文和诗歌的学习上,更是与朗诵密不可分。传统的朗读多是老师示范,学生跟着学。但是,时间久了,学生自然会感到单调、枯燥,而多媒体教学手段正好可以消除这个弊端,丰富朗读形式,增加趣味性。 
  比如,在学习《杨柳》这一课时,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示范朗诵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那激情饱满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音、生动直观的画面,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良好的示范效果会帮助学生去自觉模仿学习,从而领悟语文的魅力。 
  3.运用图片,强化知识 
  中职生由于生活阅历少,平时没有过多的知识积累,思维上容易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对于抽象的知识内容学生很难理解。传统的教学环节不能有效地弥补学生在思维上的不足,从而较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科学是美丽的》的学习中,作者通过对于生命的起源、DNA螺旋式结构的描写,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及生命的奇妙。但是,由于没有具象化的直观呈现,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都是抽象的、不深刻的。在应用多媒体设备之后,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具象的图片、动画,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不再只依靠想象,而是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降低了学习难度,帮助更多的学生能有效地理解、掌握知识。 
  4.借用资料,扩展延伸 
  多媒体设备可以通过网络及时搜集到各种资料,不同时期和不同行业的相关信息。当学习《睡美人》时,老师不需要过多地进行讲解,通过形象的视频播放,让学生体会到爱岗敬业,实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的。 
  5.节约时间 
  老师在传统的讲课过程中需要通过板书来记录相关的知识点,这必然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同时,受时间的限制老师也不会在板书上写得太过详细。这样的教学形式无疑是低效的,不利于课堂学习实现高效化。 
  老师在课堂上都是采用讲授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时间一长,不少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还会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十分不利于学生学习,也会逐渐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多媒体可以通过对所学内容进行课件的制作,将老师所要讲授的知识有条理地罗列在课件上,一方面,方便老师把握讲课节奏和进度,另一方面,方便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条理掌握知识脉络。 
  6.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 
  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适合使用多媒体技术,具体的使用情况还需要由课文的内容决定。诸如《好雪片片》这类的文章,文章本身简单易懂,学生很容易把握人物形象和情感态度,就不需要通过多媒体设备从旁协助,若使用信息化设备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信息化技术给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信息化设备在课堂上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需要教育工作者谨慎思考,灵活运用。同时,任何成功的教学案例都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设计教学环节和内容时,要时刻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特点,激起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从而建立高效的中职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杨艳.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09).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