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中职学生问题的心理归因及教育对策

2016-01-01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目前在校的中职学生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很难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时还会出现过激的行为。因此,从中职学生题的心理归因出发,努力寻求其教育对策,为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心理问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过硬的现代科学技术,而且还要具有较为全面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以及强健的体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其外部环境具有多变性的特点,他们的身心都遭受着巨大的压力,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了较大的威胁,所以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了许多教育工作者密切关注的焦点。 
  一、中职学生问题的心理归因 
  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往往具有行为习惯较差,素质不高,生源多样化,学习成绩偏低等特点,因此,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特殊学生,往往在其心理上、学习上以及行为上都会表现出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 
  1.自卑感较强 
  由于在中职院校就读的学生,大多数都来自于特殊的家庭,并且这类学生的数量仍在逐年上升。这些学生原本早已在性格、心理以及学习等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在面对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时,他们自身更容易产生自卑感。 
  特别是那些学业不良的学生,因为他们的成绩不好、基础较差,从小学到初中,长期得不到老师、同学、家长的肯定与重视,长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逐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对老师产生了惧怕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类问题的归因是“习得无助感”,往往表现为强烈的失败感、自尊心下降、不愿做出努力、学习消极。这类学生在心理上总觉得不如别人,因此也就不爱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不愿与其他人进行交往,甚至不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迫不得已参加了某些竞赛,但在其行动上也往往呈退缩的状态。 
  2.具有矛盾心理,行为极端 
  中职院校的许多“问题学生”,往往存在着较多的矛盾行为与矛盾心理。比如,在自我评价方面,有些学生要么对集体远而避之;要么就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大;要么情绪上表现得极其忧郁,“喜怒不形于色”,但是,如果一旦有什么烦心事,那将会一触即发,在情绪上表现得十分激烈,很容易走向极端等。由于他们长期受到这么多矛盾心理的煎熬,自然就形成了许多不健全的性格,因此往往也会出现一些偏常的行为。 
  3.封闭自己,社交有困难 
  中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存在社交困难的问题,这类问题在贫困生中表现得更为突出。那些贫困生由于各自家庭经济上的原因,他们特别害怕与人交往,怕给自己经济上再带来更多的负担,因此,他们宁可封闭自己,减少自己与同学或者是老师交往的机会,他们还特别不愿意由于与别人交往,而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因此,他们很少参与集体活动,不敢或者是不会与他人进行沟通,长此以往,便会使其在社交能力上存在缺陷。 
  二、教育对策 
  1.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职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兼施以活动,而不仅仅是在心理咨询室里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就是开设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心理保健,系统地教授学生心理学的知识,并对其进行行为训练等。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过程,还应该是培育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授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感染与体验、自我调节、心理陈述、沟通、对话等多种活动形式,逐渐解脱学生的精神负担与心理压力,让他们变得生动活泼,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做到自主自律。 
  同时,课堂教学的内容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所具有的特殊性格特征的基础之上,再根据各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有层次、分阶段地去制订相应的心理教育目标,使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 
  2.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教育工作者其自身的心理素质,学生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主要依赖于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是否得到了及时更新,因此,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理论修养、素质与教育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条件。所以,中职教师只有在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上,才有可能真正地成为学生心灵的塑造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理论、实践经验表明,在中职学生心理发展中,家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条件,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可以分别针对家长与学生进行。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对父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争取让家长理解、参与、支持、配合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家庭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有益补充途径。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的学生心理特点复杂多变,心理问题层出不穷,但是,只要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去探索,寻求更为高效的解决办法、教育对策,就能使广大的中职生健康、顺利地走向社会,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全芳芳,王杰,李妍.中职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归因分析[J].学周刊:C,2012(03):7. 
  [2]朱世红.中职生问题的心理归因及教育对策[J].文教资料,2011(07):145-146.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