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浅析阅读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016-01-08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就目前的教育内容而言,语文是其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学校安排的课程中居首位,从小学学习开始到大学学习结束,语文始终贯穿学生的学习生涯,拥有如王者一般的地位。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从小学语文的简单化适应过来,而且还要为高中语文的学习打基础。其实能从语文试卷的分数比值看出阅读理解这块占据较大的分值。 
  关键词:阅读习惯;更新知识;发散思考 
  许多名人名家都强调过阅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老话也表明要想出人头地就要读书。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我们现在的教育都是重视卷面分数,一张语文试卷分为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文言文理解、古诗赏析这些部分,掌握阅读技巧,不仅能提升阅读理解这块分数,对其余部分也有很大的作用,可以说,阅读在语文方面如同掌握大局的人一样。 
  一、培养阅读习惯来提高阅读能力 
  一个好的习惯养成对日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相对而言一个坏的习惯则有可能使人误入歧途。阅读能使人进步,不再相信迷信以及神话色彩,能够知道正确的知识和科学道理,阅读不是你通过一两天或者一个月这样较短的时间可以看出效果的,日积月累的阅读能够直接在你自身看到阅读给你带来的魅力。因此,学生要在日常学习中逐渐养成阅读习惯,具体的做法就是从自身兴趣出发,读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内容。在刚开始阅读的时候,不能选择篇幅过长的书籍,这样会导致阅读时间过长,从而失去对这本书的兴趣,导致阅读这本书的时间拖得越来越长,也可能会导致对阅读课外书失去兴趣。 
  二、教师及时更新知识以及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考 
  初中已经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学生将会面临来自中考的压力,因此掌握好各方面的知识,跟随时代的脚步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老师传授现代化知识的重要性,老师在学生阅读理解方法的时候对提问技巧掌握不够,其实最致命的一点就是,在回答问题时用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做法是极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老师上课的主要内容尽量能脱离课本,毕竟之后的考试也不会出现课本原题,可以通过一些让学生开动大脑的题目来培养学生的解题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良好的阅读能力是离不开各方面共同维护的,这样才能促进阅读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韩雪萍.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