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和运用

2016-01-09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高中历史学科的地位已经毋庸置疑,而且在未来的高考改革中会越来越突出,这是一种趋势,一种人类发展背景下的大趋势。我认为的大趋势,是因为历史学科的特性,读史使人明智,这个“明智”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比如,最浅显地学习历史可以了解古今中外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增长见识,这对于社会性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技能。再比如,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都有前因和后果,学习历史参透历史的前世今生,可以帮助你理解今天预测未来,如高中历史中邓小平的“一国两制”,这是邓小平的创造,但他的灵感也是来自历史,比如辽用过的“南北面官制”“用汉制治汉人,用国制治国人”,他的智慧就是为了使两种人在一起和睦相处,用相应的方式去满足不同的习惯和要求,,这古今事件的联系性不是可以推理出来的吗?这样的逻辑推理思维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贯穿,包括事件本身的原因、过程、结果、影响,他们绝不是单一的记忆,而是完全像理科思维一样的推理、严密的逻辑……所以,我认为在历史的教学中逻辑推理能力培养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一、如何培养历史教学中的逻辑推理能力 
  首先是阅读。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了解历史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阅读,并从中找到有效的信息供我们去推理。而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主要就是对课本的阅读。新课改后历史教材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从史料(摘抄、古文、图片)到史论,简洁又精练。我们应该指导学生从课本中提取有效信息,例如事件的原因表述、过程介绍、佐证的材料、结果和影响的总结等。当然有效信息的提取是综合的训练,尤其在历史材料中很多时候是以古文的形式出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加强一下这方面的训练。 
  其次就是对事件本身的推理记忆的培养。比如说,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崛起中《鸦片战争》一课,就可以很好地展示这种逻辑推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个开端的表象就是中国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一些有效提问架构一些线索,供学生推理并且记忆。当然这些线索应该是需要强行记住的知识点。比如,《南京条约》的内容: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协定关税;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特权。这属于课标中要求记忆的知识点,而我们推理的线索就是这些基础知识点。通过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推理出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说明英国此次最在意的是与中国的商贸往来,而这种商贸往来显然是要向中国倾销商品,打开中国的市场,如此一来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就推理出来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需求更广阔的市场,从而用武力去打开中国四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推理是一种发散思维,根本原因推理出来了,结果和影响也是一样推理出来的,割让香港岛,自然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破坏;领事裁判权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破坏;协定关税是对中国关税主权的破坏……这些是最直接的推理,我们还要培养学生更深层次的推理归纳,这些主权的破坏说明中国已然有了殖民地的特征,自然而然能理解中国为什么从鸦片战争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能理解工业革命的商品进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其他方面会产生什么影响,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经济生活、政治局面等方面理解。当然我们所要培养的逻辑推理能力必须建立在知识点构建基础之上,所以该记忆的东西必须要记忆,这不仅仅表现在历史学科中,其他学科也需要记忆。 
  二、如何运用历史教学中的逻辑推理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从高一就开始。逻辑推理能力的运用主要表现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考试中对试题的解答。 
  我喜欢在平时的课堂中运用情景教学(知识点展示)、角色带入,让学生切身感受历史,参与历史,有了这样的体验,他们才会更投入地去记忆推理,从而更好地推动课堂教学的高效有序,所以,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有效提问和课堂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正所谓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在平时试题解答包括高考中,这种逻辑推理的运用更为重要。用具体的题例来说明一下。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第一步:阅读并提取信息“宋代都城”“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连接相关知识点,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形成街市。 
  第二步:根据材料联系选项展开推理。A选项是关于生活习俗的,显然这与材料不能形成直接联系,材料表现的是经济行为;B选项过于绝对,且材料更多阐述经商内容;C选项材料中未提及政府,不构成推理;D选项商业功能增强,从材料中的“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和已知的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可以推理出这个选项。 
  在实际的做题运用中当然还要用到很多别的方法和技巧,但逻辑推理是最基本的,是我们历史学习中无处不在的,也是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应用,是体现学以致用的最好典范。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