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6-01-16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优化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探索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就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和实施这一教学理念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观念;课堂氛围;实践活动 
  一、转变教学观念,确立学生自主学习地位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应该是主动汲取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和主要参与者,教师的职责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而不在于教,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不应是消极、被动的听众,而应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因此,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地位,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条件。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师生之间很少进行学习上的交流和互动,学生的思维被教师“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长此以往,学生就对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丧失了兴趣,更别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了。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本性的教学环境,加强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努力营造一种和谐、融洽、轻松的课堂氛围,并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探索活动中,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只有这样学生愿意走进你,才愿意开口讲、开口说,进而无拘无束地参与到高中地理的学习活动中来,并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是落实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地理教学活动过程,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比如,在学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这部分内容时,我就让学生以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定州市环境污染源调查和防止策略”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这样就使学生脱离了教师的讲课框架,而是通过亲自实践、探索学习地理知识,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我们为此付出不断的努力和尝试,并且不断反思、不断研究,以制定出真正适合学生的课堂模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的。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