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让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

2016-01-19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从学生生活出发实施课堂教学的一种行为,真正诠释了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化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策略是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而决定的。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将抽象的数学具体化、生动化,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生活化的高中数学教学呢? 
  一、创设情境引入生活 
  数学学科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并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将生活中的内容引入课堂教学中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促进数学概念的生活化。例如,在学习函数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报刊推销员卖报纸的实例,让学生列出表格来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这时教师再引进函数,课堂学习思路就比较明显了。 
  二、引发学生思考生活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逻辑思维性比较强,学生很难进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的时候应该将生活实际引入其中,培养学生思考数学知识的能力,并在思考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思维方法。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思考路灯与地面、旗杆与地面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来解释直线与平面平行这一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在数学应用中回归生活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其表现形式是数学语言、方法及思维,数学知识作为一种静态存在,学生很容易将其忘记。为了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想去说明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在数学应用中引导学生回归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为。例如,在学习随机事件概率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某人用储蓄卡忘记了后面三位密码,随机按下三位数字号码,正好按对的概率是多少”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对这一生活问题的思考,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分析解答,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和语言来解答,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策略是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要结合课堂实际和生活实际,在课堂中引入生活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解决生活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