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应用

2016-01-21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在数学新课标的引导之下,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并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学生通过在小组合作中的相互交流,可以促进数学思维的开发,并且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合作学习;合作意识;数学思维 
  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我国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无疑问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就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当今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已彻底改革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广大教师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得到了师生的认可,这也是新时代赋予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挑战。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合作 
  科学合理的“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开始一节课学习的出发点。多数学生在学习中总是以“问题”为中心,因为没有统领的问题学生探究知识就没有目标,也不容易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考虑到教材的运用、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的特点来创设问题情境,且设计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感到新颖,而且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构建和谐课堂,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讨论和争辩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课堂的亮点之处,在这个环节中不同学生的不同见解和思路能在小组中进行广泛的交流,不仅能让学生的思维开放,而且会使学生的不同思维发生相互碰撞,并引发思维火花——找到最佳的学习思路,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学生获得了知识思维的双丰收。教师可以直接采用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如,先“设计出本组的方案”,再“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案又多又好”。这样的案例和问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的兴趣,并能积极设计各种方案,最后总结本组的最佳方案主动在全班展示并进行交流和分享成果。 
  总之,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实施好小组合作教学法,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问题情境和营造和谐的探究氛围,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不可忽略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也不是万能的,它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寻找更加适合教学的方法途径,以实现教学法的转变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 
  任务。 
  参考文献: 
  蒋名平.合作学习理论及其实施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05).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