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方式的有效策略研究

2016-01-26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高中物理实验课程的开展不仅让学生对自然科学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新课改的实施,注重要求高中物理实验课程上学生的操作能力,就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认知过程的把握及教学策略上的选择为主题提出相关看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认知过程;策略选择 
  新课改的贯彻实施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些学生会局限于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识,难以掌握其真理。所以,笔者对此简单介绍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认知过程及教学策略。 
  一、实验感知化阶段,应把握问题要素特点 
  所谓物理实验感知阶段,,实际上是指清晰透彻地观察问题元素,生成物理问题。此阶段中,着重务实学科基础知识,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激情与兴趣。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思维感知和观察的特点,让学生把握问题要素的特点,通过构建的物理环境,完善学生知识的联结,提高物理科学素养,引导学生生成对物理的问题。 
  二、实验表象化阶段,应激发实验思维设想 
  在物理实验表象化阶段中,研究问题的具体属性,通过实验的理论及认知思想,逐渐感知问题元素的基础属性特征,使其更加清楚明了,激发学生对实验的设想,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研讨方案。对于物理实验表象化阶段,应把握好验证性属性的物理问题的表象化认知过程以及探究性为属性的物理问题的表象化认知过程两个重要的认知过程,激发可行性的分析,研讨有效方案,优化方案构思。 
  三、实验条理化阶段,应合理进行实验过程 
  所谓物理实验条理化阶段,是指在清晰的实验实施策略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具备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的认知过程。通过科学有效的测量观察方法研究物理实验中的问题元素,抓住实验中的现象和过程。此阶段中,主要是针对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案策略。着重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对学生在处理数据中耐心细致的培养以及改善在实验结论中数据最小误差的实验现象。 
  四、实验组织化阶段,应反思实验过程和评估结论 
  物理实验组织化阶段指的是在现象观察与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的认知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实验认知环节。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及现象等信息的研究,分析所得到的更加明晰的实验原理及过程。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主要重视学生对感知认识能力的增强以及思维扩散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解决策略的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提高学生的认知思想境界。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