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高效构建小学数学生本课堂

2016-01-31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本课堂取代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新一轮的小学教学改革中异军突起。生本课堂,即为先自学,再互学,后教的课堂教学,主要通过灵活讲教材、增加课堂互动环节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就高效构建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具体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效;小学数学;生本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基本知识水平的课堂,其重要任务还包括帮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生本课堂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旨在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让学生自己发掘问题,试着解决问题。教师应在教材和课堂中改善教学方法,适应生本课堂的需求。 
  一、把教材讲活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对教材的讲解,但是教材是静态的,而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处理教材,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一种新的动态的教学资源。例如,在小学六年级第一章百分数,就可以直接联系实际,课堂提问学生:“我们班一共有50人,我们年级一共有1000人,,那么我们班的人数是年级人数的百分之几?”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直观地进行头脑联想和问题考虑。此外,教师还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灵活地转变讲教材的方法。 
  二、增加课堂互动环节 
  1.增加小组讨论 
  小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的接受程度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认知水平和消化能力也不同,因此,组成兴趣小组参与讨论,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听取他人的意见。例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第三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时,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出y=x和y=-2x的图象,再让学生分组谈论这两个图象不同的原因,从而进入关于正反比例的学习中。 
  2.进行动手实践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相当重要的。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某些课题的讲授中,指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能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六年级第二章学习圆柱和圆锥时,可以试着让学生动手做圆锥和圆柱,再观察它们的不同,也便于通过展开图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计算面积等问题。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在教材和传授方法上进行思考,使教材的讲解和生活有效结合,调节气氛让课堂活跃起来,通过小组讨论促使知识的再传播和整合,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空间和逻辑理解能力。教师灵活地将两种方法相互结合,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是高效构建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邵云天.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探析[J].新课程:上,2015(07):103.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