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课程教材改革:山东潍坊的做法

2014-03-22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课程教材改革:山东潍坊的做法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在1997年试点的基础上,1999年初在全区推广开展了以“删并教材、改革课时”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9年底,潍坊市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现场观摩研讨会在潍城区召开,中央、省、市专家和与会代表对潍城区的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材,尤其是地方自编教材,不难发现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内容重复;二是部分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三是部分不教即会的生活基本技能内容多余。潍城区经过充分调查论证,本着既维护教材的系统性,又符合素质教育需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原则,对小学思品、劳动、自然、社会、健康教育等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合理删并,并将有关课程进行了适当调整。这项改革干1997年在永安路小学开展了试点,1999年3月在全区推开。他们的做法如下。

    一、调整教材。一、二年级取消劳动课。该段只保留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小部分篇目,调到三、四年级学习。

删减合并重复或简单的教学内容。对同学科教材简单的内容,按照大小课时间进行合并。对教材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学会的内容及脱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知识,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删减,并将这部分知识列入学生自学范畴和考察内容。

    二、安排大、小课。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一是压缩部分小学科目的学时。将删减后的自然和劳动合占一个课时,社会与健康教育合占一个课时,每学期上完自然、社会,再上劳动、健康教育,缩短教师授课时间,既解决教师备课繁重的困扰,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实行大课与小课相结合的方式。大课40分钟,小课30分钟,每天安排7节课(其中大课3节,小课4节)。既不超出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6小时的规定,又使每周课时量由原来的30节扩为35节。一、二、五、六年级每周增加了7节小课,三、四年级每周增加了6节小课,满足了英语、计算机、创造教育等增设科目的教学需要。每周还设两节体育活动课。

    三、增加大课间活动。为使学生有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把上午两节课后的课间操时间延长至30分钟,学生每天可轮换做两套广播操或轻松器械操或进行集体舞、秧歌等快乐体育活动,或室内操与室外操结合等大课间活动。在此基础上每周根据不同年级,分别增加1~3节体育活动课,保证了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不低于五小时。

    自1997年末开展试点到1999年初全部推开至今,经过由点到面的实践,潍城区这一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