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旅途中的教师角色
充满朝气的基础教育改革,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相应,教师也务必重新构建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教师在课程改革的旅途中,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
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表明,学生的地位必须全面提升,传统的师生关系面临瓦解。有的人甚至说:“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地位不再彰显,教师将退出三尺讲台。”笔者曾到过三所学校听新课标的试验课,感觉有个别老师真的只管叫两声“上课”和“下课”,课堂教学流程不在教师的调控中,学生争着说话,但却没有研究性成果,轰轰烈烈的课堂,只是流于表面,知识学习显得肤浅,科学探讨未露端倪。笔者认为:过分的随意性有悖教育教学规律,这样的课堂改革不是倡导者的初衷。
“学者未必是良师”。作为教师不是拥有知识就可以了,这充其量只是一个知识传授者的角色,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多。一言以蔽之,走向课程改革旅途的教师角色更不容易当。
基于对新课标理论的体会,笔者归纳出教师应扮演设计者、顾问、伙伴、反思者的角色。
一 设计者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首先应是一名设计者,作为一名设计者,他必须注意几个问题: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如何才能达到目标?怎样才知道已经达到目标?
探究式学习并不是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吸取其精华,结合现代教育实际,更多地考虑学习因素,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景、探讨教学方式、选定测试方法等,使学生与教师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同时,教师还要设计上课原则,发挥激励机制。特别是如何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来学习。最后教师还要设计出一定的测试手段,来调查教学和学习的效果。
这些都表明新课程使教师作为设计者的角色更加突出,教师肩上更沉重了。成功的设计者绝不是一个平凡的教师。
二 顾问
现代教育最大的改革就在于教师除了作为一名设计者以外,将越来越像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教师将会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为学生作必要的引导、适时的提醒是永远不可缺少的。
指点迷津。学生在对一定问题进行探讨时,可能感到信息缺乏,这时他们会向作为问题的设计者、信息源的提供者教师寻求帮助,这时学生是主动者,教师是咨询员。
“讨论式教学法”最有利于探究式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的顾问作用不可缺少,当学生的话题、观点肤浅没有价值时,教师就应适时出点子、指迷津,三言两语地作出个别评价或整体评价?引导学生作出富有成果而不失深度与宽度的讨论。
营造氛围。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教师必须了解谁发言了,谁没有发言,如何才能使学生踊跃地讨论。教师作为顾问更要提醒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笔者曾有过这样的体验,提醒学生发言讨论不太难,难的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培养学生自主地倾听,调节课堂朝着更高层的方向发展,学生只有能自治,才能走向探究式学习的最高层。
审时度势。探究式学习的课堂像登山一样,具有挑战性,在攀登山顶的旅途中,将会遇到怎样的情况无法确定,教师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变通性。教学过程是个变数,它要求教师具有相当好的心理素质,其中教育机智尤为重要。教育机智包括善于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有的放矢,掌握好教育时机与分寸等。此时作为顾问的角色更偏向于旁观者,注意课堂的情势、态势、趋势,时移则势易。这也是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 伙伴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更应是学生学习上的伙伴。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增加教育力量。教师置身于学生当中才能更好地观察学生、理解学生、研究学生,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体味学生的学习甘苦;另一方面,教师作为学生的伙伴,共同进行知识建构。课堂上,学生发言,教师热情倾听、积极参与、高度注意,新课程改革的另一种涵义是要给予学生高度的尊重,教师不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作为一位更加机敏的倾听者。
四 反思者
课程改革呼唤大智,亦要大勇。教师应对自己实验的课堂作出反思和评价,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自我反省,不断改进。反思是使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
笔者曾听过的试验课中,可大体归纳为如下两种情况:有的课堂删除了老师。如有一个班,班上有47个学生,在一节课里发言的有32个,范围之广,气氛之活跃,值得颔首。可惜,每个学生都是提出自己的观点,却未能对自己观点提出依据,更不能对他人的观点提出是与否的质疑;教师漠然无语,未能调控课堂,并指导学生作出富有成效性的、探讨性的结论。二是课堂讨论声不断,但只限于三五个同学在不停地讨论,其他可谓置身局外,一脸茫然,教师一身轻松——有学生说就行。两种情况,不一样的热闹,都一样让学生不知所措。
教育者也许明白,课堂教学不一定都得让学生从头说到尾,像放鞭炮一样响个不停,令课堂没有空隙。学生沉默是不是正在思考?沉默是不是冷场?沉默是不是没有事情发生?探究讨论的课堂应是脱口秀比赛吗?如此种种,都值得教师们深思和研究。
新课程改革有两难:既要创造出一种能使所有学生的想法都得以表达和询问的空间,又要创造出一种能让学生追问、挑战、抵制各自想法的空间。
新课程改革给予广大教师良好的机遇,走在课程改革旅途中的教师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