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思品论文]运用实例,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

2014-04-10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思品论文]运用实例,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

举例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举例的目的无外乎是明理、激情、导行。举例的关键是选准、选好实例。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等,离学生生活近,直观、形象,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接受,因此,选用好实例,能强化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更有助于明理后的导行。可见,选用好实例,也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运用实例,深入明理
教学《劳动不分贵贱》一课时,教师通过课文中选用的掏粪工人时传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巨大贡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个例子的讲解,说明在社会主义中国劳动只有分工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道理。随后,老师要求学生将自己调查的实例讲给大家听。一位同学向大家讲自己的母亲是一位清洁工,以前他从不在同学面前提起母亲的职业,通过刚才教师讲解及书上的事例,认识到母亲的工作也很了不起,能给人类带来清洁整齐的环境。还有一位同学调查的实例更感人,说的是某部队医院精神病科的护士长陈秀芬30年如一日和精神病人打交道,有胆量又有耐心,给病人洗脸洗脚剪指甲,给重病号喂饭,甚至端屎端尿也从不嫌脏怕累的故事。通过事例,使学生较深刻地认识到劳动不分贵贱的道理。

二、运用实例,激发情感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选用实例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教学《身在福中要知福》一课时,课文中讲的例子是旧社会育婴堂中儿童们的悲惨遭遇。接着要求学生讲一讲自己的幸福生活,和课前调查到的爷爷、奶奶在旧社会的生活情况,有一位同学讲到自己奶奶苦难的童年时泪流满面,激起全体同学对旧社会的恨,对新中国的爱。

三、运用实例,形成导向
人的道德认识是与道德情感相伴随的,学生对一定的道德行为产生了强烈的爱憎之后,就能从心底中明辨是非。

1.选用画面实例,利于导行。
选用实例,如录像资料,直观、形象。学生通过画面容易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形成导向。例如在教学《做事要负责任》一课时,选用的实例是某部队的汽油库因守卫人员不负责任,造成一场大火的录像资料。当学生看到火灾后的现场,得知造成的严重损失后,马上生发出一种情感,形成了明确的导向,即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负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时有一位同学说自己的爸爸是电厂的一位工程师,负责发电仪器的检测,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出事故,这位同学说回家要告诉自己的爸爸工作一定要认真负责。可以看出学生借助画面深刻领悟了道理,形成了鲜明的导向。

2.采取实例表演,利于导行。
思品课选用的实例,还可以编成舞蹈、小品等,通过表演告诉学生如何做对,如何做不对,同样可以达到导行的目的。例如教学《客人到我家》,可让学生扮演成主人和客人,表演待人接物的礼节,学生观后触动很深,知道了行为要求准则及最佳行为方式,增强了教学实效。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