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品德课充满吸引力的方法 思想政治课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地位不高——小副科;形象不佳——枯燥无味,流于形式。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变的话,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其结果不但影响学习成绩,还会影响政治教师形象,削弱政治课的信誉,动摇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因此,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有责任改变政治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让政治课充满吸引力。
一、 课堂要立规矩,管好课堂纪律
青少年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玩、好说、好问,有人一刻也坐不住,很多学生不懂什么叫“尊重”什么叫“权威”。所以一定要给他们立规矩,和他们约法三章——上课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违反了,老师要怎么处分等。在立规矩时要结合《中学生守则》、《对违纪学生的处罚办法》以及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被学生从内心接受,从而实现有效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二、抓好课堂教学
1、课前要“胸有成竹”。
教师惟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才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才会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才会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2、上好第一节课
着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第一节课,如果开头的一段话热情洋溢;板书的第一个字让学生为之赞叹;第一次朗读让学生为之感动;用丰富的表情和机灵的眼神吸引住学生;得体的幽默让学生笑起来;充满爱意的一次抚摸让学生感到亲切;教学方法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有趣,那么,你就成功了。如果这样,而且今后也不懈怠,我敢说,你绝对成功了。”
是的,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往往左右了以后的好恶。因此,第一节政治课必须煞费苦心,精心准备,争取“一炮打响”,让学生从此“死心塌地”的爱上我们的政治课,这便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3、利用好课前三分钟
一般地说,课前预备铃一响,学生应该迅速的回到教室并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但恰恰相反,他们总是对课间十分钟情有独钟。如果我们政治老师一上课就一成不变的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一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那么,课堂就难免出现“言者淳淳,听者藐藐”的情形。要想在极短时间内把学生拉回课堂的话,就需要巧妙的利用好课前三分钟。根据政治学科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可以让学生上台讲新闻、谚语、名人名言,也可以发表对上节课教学内容的不同见解。在讲的时候要求做到:态度端正、表情严肃、仪态大方、语言流利、声音响亮、讲时事政治时要谈一两点体会,讲完以后,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指出优点及缺点,利用学生对自身及其他同学比较关注的特点,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政治课的角色之中。
4、讲好开头,引起注意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导语”。可以在课的开头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还可以讲与本节课有关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并且要讲好 该节课的学习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明确学习本节课的重要性,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
5、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手段
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确立重点和难点。重点问题要详细讲,千浆万染;难点问题要剥开讲,丝丝入扣;疑点问题要明晰讲,洞若观火;热点焦点问题要及时讲,时风化雨;对新旧知识的连接要相互照应讲,温故而知新;对一般的问题要精要讲,一叶知春;对不足问题要补充讲,以拓宽视听。
另外,教师在政治课的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如适时的引入诗歌、优美抒情的歌曲、妙趣横生的故事、比喻、寓言、格言警句、漫画等等,把学生的直观感受与书本上的间接知识衔接起来,突破难点,激发兴趣,变抽象说理为直观教学,努力创造出一种情趣盎然、欢快愉悦的教学环境,以解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疲劳,轻松的汲取知识。
6、把握时代脉搏,让政治课充满时代气息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说教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所以,时事教育应当成为思想政治课上的一个重要“卖点”。从近期浙江、广东的洪水到泰州姜堰启动农民饮用长江水工程;从我校今年的中考成绩到泰州即将迎来的“欢乐中国行”都要成为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这会使政治课充满鲜活的时代气息。但是,思想政治课又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时政罗列和拼凑上,更重要的是要化时政知识于思想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从天下大事引理论,寓理论于天下大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启迪和教育。
7、多给学生议、练的时间,活跃课堂气氛,避免“满堂灌”和“满堂问”
8、及时“答疑”
老师在教学中要及时的解答学生的疑问和他们关心的问题,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否则的话,学生就难以接受教材上的观点,甚至认为教材内容与实际不符、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进而对学习政治失去兴趣。
9、经常疏理自己的课堂
着名的特级教师朱永新说过一句话:“我可以让一个教师在十年之内成为名师,只要他在每天、每节课之后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努力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可以获得宝贵的教学经验,及时发现新问题,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