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3
e
du
针对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我们提出了“激情式教学法”。其运作主要包括:自信激发,情境式导入,演讲式授课方式,课堂举例注重体验性,讨论式结尾等五个要领。运用该教学法的科学依据是情绪体验与情绪感染原理,自信激发原理,心理互换原理等心理学原理。采用该教学法要求教师具备多方面的良好素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促使我们每一位高中政治课教师从“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思想出发,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重新审视、定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摒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教学,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教学模式。
当前高中政治课课堂存在着过多注重形式,依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学习动机大都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许多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政治课的应然功能没有得到实现。针对这些现状,我们进行了高中政治课“激情式教学法”的探索。
一、“激情式教学法”的含义与运作
“激情式教学法”强调以教师的激情感染学生的激情,是在充分激发学生情感和自信的前提下,将自信教育,演讲式的授课方式,情境式、讨论式教学法有机的结合,融入政治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在充满激情和自信的精神状态下进行学习探索,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激情式教学法”的具体运作,通常包括以下五个要领。
1.自信激发
自信激发就是用激励手段,激起学生自信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上小学的时候往往能积极的举手要求回答老师的问题,而到了高中,甚至是大学,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少甚至没有学生愿意主动举手要求回答,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我们认为是学生的自信心不足,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挫折与失败,使他们的自信程度减弱,以至于自信心不足,怕回答错误,而不敢举手。
现在的高中生很多独生子女,他们是在家长的溺爱、庇护下长大的,缺少劳动实践机会,致使他们缺乏自信,胆小怯弱,做什么事都顺口说“我不行”。今天的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要靠他们去努力,他们有没有自信,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兴旺。因此,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信心,是每一名高中政治教师神圣而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如何进行自信教育使高中生重新树立充分的自信就成为高中教师特别是高中政治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采用以下两种途径来激发学生充分的自信:
第一,带着放大镜找学生的优点。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差等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作为教师,应积极的去发现每个学生尤其是差生的优点,通过有意识的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需要老师的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尽量不使用挑剔词,限定词,否定词,而应该巧妙的运用赞美词,要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满足,增强他们成功愉快的情绪体验。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自己成功的时候,作为教师应努力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之加以肯定和承认,这是对学生最大最好的激励,将使学生获得自信,充满信心。在学习完“勇于自省”后,我要求学生认真的反省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此时,我发现有班上有一名女生,不管我提的问题多么简单,不管我采用何种激励方式,她上课从不举手。我点名叫她告诉我她反省的结果,她站起来后把头压低得贴到桌面上,始终没有说一个字。我请她坐下,对班上同学讲:“刚刚这位同学已经用她的行动告诉了我她反省的结果,她的不足之处----太害羞不敢举手发言,这位同学敢于展示自己不足的勇气我们是不是应该鼓励?”学生们回答“是”,“我们是不是应该给她改进自己不足的勇气和信心?”学生们回答“是”。我把信任鼓励的目光移向那位女生,对她说:“老师希望你发现自己的不足后能勇敢的改正,下次大声的、自信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好不好?”学生点头。从那以后那位女生举手的次数多了,回答问题声音大了,也自信多了。
第二,积极的引导学生大声的自信的喊出“我定能成功,我是NO.1”。我们之所以强调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大声的自信的喊出“我定能成功,我是NO.1”,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学生能在众多的同学面前喊出这句话,就突破了自我的羞涩感,作到了自我的超越,是一种不小的进步;其次,喊出这句话,就在众多的同学面前作出了自信的承诺,为树立其充分的自信形成了强大的外部促动力;最后,学生可以从这句话中得到自信的心理暗示,以强化自信。因此,积极的引导学生大声的自信的喊出“我定能成功,我是NO.1”是强化学生自信的有效方法。
在上第一堂课时笔者采用以下这段激情演讲,来激发学生的信心,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我对学生讲“自信它可以激发人的潜能;自信它可以使我们具有高昂的精神状态;自信它可以使我们具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勇气和动力;自信是我们做好每一件事情最重要的主观前提条件。送同学们一句话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你都要坚定的告诉你自己,我定能成功,我是NO.1!’”。当然,我们不可能每次上课都用这种方式去强化学生的信心。笔者采用每次上课,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学生齐声的、大声的、自信的喊出“我定能成功,我是NO.1”和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必须大声的自信的告诉我答案,以及对学生的回答多给予肯定的评价的方式,使自信激发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2.情境式导入
“导入新课,就是把学生引入学习新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步骤,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引起学习新课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新课创造一个良好的心境。”政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适当的情境,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激情。情感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于情感的产生,往往具有综合作用。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人的情感,它直接影响到学生情绪的调动以及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发,这对上好高中政治课至关重要。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设置一个情境,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做点评,引导学生用本堂课将要学习得知识进行自我点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情境里带着情感、带着问题来学习。例如,在讲述“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时,教师先描述了2003年5月“非典”疫情的严峻形势,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时你班上一位同学的朋友从‘非典’的高危疫区北京回岳阳,你班上的这位同学要去火车站接她,这时你该怎么办?”学生们发言非常踊跃,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他们的措施。教师对这些答案没有点评,而是告诉同学们“对于大家所提出的措施,究竟好不好,对不对,合不合适,以及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学完本节内容后,我想同学们会有一个评判的标准。”
3.新课讲授演讲式
激情演讲式的新课讲授方式,是指在新课讲授过程中,讲究以饱满的激情,有气势得语言,来达到唤起学生情感共鸣的目的。讲授法的优点在于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多的教学内容,且不受时间的限制。但这种方法缺少信息反馈,容易忽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讲授时间过多,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运用“演讲手段”虽然教师在教短的时间内注入教多的教学内容,但由于采用演讲法,可以有效的克服课堂教学的单调感,并通过学生的大声的自信回答反馈信息,锻炼其能力,产生良好的课堂互动效果。演讲法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有热爱而积极的情感,运用生动又有哲理的语言,还有恰当而富有感染力的动作。而教师的热爱而积极的情感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课堂出现一种积极的心理气氛。这种情感上的“预热”是调动学生激情的重要手段。
在新课的讲授过程中应积极的鼓励学生主动的举手回答问题。上文中我们已经说到高中生上课不举手的问题,也分析了原因。我们通常采用演讲激发学生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的提问时需要注意的是答案必须明确,可以在课本上找到答案,或者学生能自由发挥,有话可说。如果提的问题不能达到以上要求,要学生举手就更难了。学生不举手回答、问题回答不出或答错,显然也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激励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我们曾用了以下的两段激情演讲词:一、大家看到过林肯的演讲没有?林肯在演讲台上,激情飞扬,他能用他的激情与语言感染到场的每一位,他为什么能作到这一点,就是因为他在平时抓住机会,多加锻炼,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机会,就是锻炼你演讲技能的良好契机,同学们,你就忍心这样的机会白白的溜走吗?如果不忍心,请勇敢的举起你的手,大声的自信的回答我的问题!二、人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我们每天都要在超越自我中求得发展,要成为NO.1,就要不断的超越自我,由不敢举手到举起了手,你就完成了一次对自我的超越,举起手来,超越你自己,举起手来,大声的自信的回答我的问题,展示你NO.1的信心!
4.课堂举例注重体验性
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离不开举例,所谓注重体验性就是要求课堂举例贴近学生的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所运用的事例应来源于学生的身边事、日常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就是事例的参与者,真正把自己置身于这种情境中来学习和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恰当运用,达到知识和情感的内化。这对于高中二年级的哲学常识的教学尤为重要。
我们在讲述“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时这样讲: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是靠哪一个人能完成的,它必须靠我国各族人民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同心同德,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国家是这样,小到我们这个班级
自 3 e 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