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学法

2014-05-08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从“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出发,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求得新的发现,丰富教学内容。因此,思想品德教学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探讨新课程的导学方法,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来教”,要引导学生自己“学教材”。
    一、认真创设表演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思考、去理解、去掌握课本的知识,从而再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生活。所以,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学习、思考,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总结,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品质,学生才能最终达到知行结合。因此,围绕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上台演讲,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讲一讲感受最深的人和事,并说出印象最深刻的原因。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五课《隐私和隐私权》这节课时,要求学生上台讲一讲自己或他人的秘密被别人偷看、知晓的情况,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纷纷上台发言。由于讲的都是自己或自己非常熟悉的人和事。所以,学生讲得真实生动,有真情实感,启示也说得深刻,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为导入新课成功地进行了铺垫。
    二、精心设计问题,开展探究活动
    教师应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情况,自觉运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精心设疑,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去思维、去探索,激发强烈的求知欲,达到释疑解惑之目的。在教学九年思想品德第二课《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这一教学内容时,我在课堂上展开以“校园内的废纸该不该拾?你会不会拾?为什么?”的讨论活动。于是同学们纷纷发言,有同学说:“该拾,但我不会拾,因为我怕别人笑我。”有同学认为:“不该拾,因为不是我扔的。”也有同学说:“不该拾,因为那不是我的义务。”还有同学说:“不该拾,我不能用我的勤劳培养他人的懒惰。”更有同学认为:“该拾,但我不会拾,因为我拾他扔,拾不完。”……以上同学的种种思想在讨论中碰撞,如何在碰撞中提高呢?我做了这样的引导:该拾而且必须拾。也许有人会继续扔,但我却用行动告诉他,你的行为错了。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评判,从而建构起新的更深层的理解,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组织成果交流,促成共同提高
    思想品德课师生提出了问题,也探究了问题的答案,课堂上教师再导什么呢?那就是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共享获得成果的喜悦。通过交流不仅可以分享他人的学习成果,加强交流,增进友情,培养团体合作精神,而且还可以取长补短,促进成功。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