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论 网 络 新 闻 编 辑 规 律》

2014-08-21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论 网 络 新 闻 编 辑 规 律》

第五部分  微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实务与网络新闻受众的需求
 
    对于每个网络新闻编辑来讲,每天面对的将是大量的“选稿、改稿、制作标题、编排稿件、组织版面、设计网页、多媒体制作”等具体的编辑业务。而这部分业务与受众的关系最为密切,直接影响着受众接受信息的有效度。本部分将着重论述这一内容。

    在论述中,将通过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对比、网络媒体编辑中现存的一些问题、网络新闻编辑内容、形式方面的特点入手,从传受心理互动的角度来审视网络新闻编辑中的“良与不良”的状况,以此探寻实现网络新闻编辑良性发展的基本规律。

    本部分将包含“网络新闻编辑内容研究与对受众的‘迎合’与‘引导’”与“网络新闻编辑形式研究与有效传通局面的形成”两个向度的探讨,并对“网络新闻编辑中的一些特殊手段”进行了粗浅地分析。
               
一、 网络新闻编辑内容研究与对受众的“迎合”与“引导”
 
   (一)网络新闻内容选择上的媚俗化倾向

    历史不长的网络新闻,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较传统媒体更明显的“媚俗化”倾向。“轶闻趣事-----一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手段,不管他是经过挑选的、还是被夸大的,或根本就是错误的-----正卷土重来。”[1] 轶闻趣事被网络媒体广泛地采用,更多的时候表现为过度滥用。 我们在网页中可以见到大量的经过装扮的“娱乐绯闻”、“奇闻轶事”,网络新闻内容选择正呈现出媚俗化的趋势。

    1、媚俗化成因:  导致网络新闻内容选择上的媚俗化趋向有多方面的原因,它们是来自受众的“猎奇”心理、来自广告商的“经济利益”驱动、来自网络传者的“迎合”心理(传者通过迎合受众来达到吸引广告商的目的,从而获利                                                                    
    1)来自受众的原因:   受者作为个体,按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其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是其最原始的部分,与生俱来,包括以性冲动和侵犯冲动为主的本能冲动。本我由“唯乐原则”支配,追求享受。正是本我的“唯乐原则”因素导致受者心理有着接受媚俗化传播的欲望。 [2]   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比特认为:“人类的生物性方面,从其发展历程的大部分时间来看,‘生动鲜明的信息’一直就是惟一的学习途径。”[3] 

    通过对受众心理的分析,我们发现,受众天生有一种接受“轶闻趣事”的心理趋向,正是受众的这一心理偏好,为媚俗化传播提供了前提。

    2)来自广告商的原因:    广告商受利益驱动影响,它需要更多的受众接受自己的广告,从而购买自己的商品。他们以“点击率的多少”来决定选择何种媒体,投放多少广告费。他们常常以网站的受欢迎程度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正是他们的这种喜好促使网站为了获取更多的眼球,而不得不调动所有的手段,走煽情化道路。网络传播从而在整体上表现出媚俗化倾向。

    3)来自传者的原因:     正如前文所述的“阅听人商品”的出现,使得作为传者的媒介不得不更多地考虑来自“受众”和“广告商”两个上帝的喜好。“根据美国作者的归类,延期付酬新闻(诸如公共事务、社会问题、经济事件、教育和健康)不仅遭到了即时付酬新闻(诸如漫画、腐败、事故、灾难、运动、娱乐、社会新闻和人情故事)的排挤,而且,正如这两类新闻的名称所反映出的,读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少。最终,新闻报道不得不装扮起来,从形式到风格都近似于故事叙述(新闻故事),事实和虚构之间的严格界限日趋消失了。”[4]  媒介为了照顾最大多数的受众,必然会更多地顾及人们共同的爱好与兴趣,针对每个人的“本我”设定传播内容,这就进一步使文化消费表现为一种“类”的倾向-----倾向软性的、温情的、奇异的内容。正是受众、广告商、传者三方合力形成了当今网络传播的媚俗化倾向。 

    2、媚俗化表现:   国内的一些网站在新闻内容选择上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媚俗化倾向。笔者随意选取了国内两大门户网站----新浪网、搜狐网任一天的新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强的媚俗化表现。

搜狐网
·  街头抢劫被追之下狂吞金链一男子泻药屙赃进班房(10/10 14:23) 
·  被导游强拉看色情表演记者暗访违规"泰国游"(图)(10/10 14:22) 
·  未能"亲密接触"李玟消费者一怒之下状告组委会(10/10 14:11) 
·  梦想成为女篮明星 辽宁一12岁女童高1.91米(图)(10/10 13:28) 
·  疯狂追求"骨感美" 广州少女减肥减出"大麻烦"(图)(10/10 13:28) 
·  楼顶惊现裸体女尸 丧心歹徒为筹毒资先奸后杀(图)(10/10 13:06) 
·  不甘老婆“红杏出墙” 法国商人给第三者大曝光(10/10 13:06) 
·  因爱生恨做蠢事 以色雇凶“教训”男友(10/10 13:00) 
·  "我不比米卢差"---成都民间"教练"吼卖离奇"球经"(10/10 12:44) 
·  日本一名74岁老人杀人被判终身监禁(10/10 12:36) 
·  散步时爱犬忽然失踪为寻所"爱"成都款姐开出天价(10/10 12:24) 
·  四川双流发生一件稀奇事十年老井一夜突冒热水(10/10 12:22) 
·  花季少女交友不慎惨遭强暴做"沉默羔羊"屡屡被害(10/10 12:03) 
·  广西上演荒唐闹剧:妻子帮丈夫纳妾生子以传宗接代(10/10 11:18) 
·  西安火车站奇怪一幕:60多岁老汉当街乱"发"钱(图)(10/10 11:15)
·  "塑身、瘦身"名目繁多女性功能内衣美中藏"险"(10/10 10:13) 
·  推土机巨铲戳断大腿 17岁少年受困医院(10/10 10:02) 
·  摆下“鸿门宴”宴请“仇人” 砍客父子双双入狱(10/10 09:59) 
·  犯下强奸恶行却矢口抵赖 DNA技术轻而易举找到铁证(10/10 09:57) 
·  新郎新娘被挂淫秽字牌游街迎亲游戏过了头(图)(10/10 09:55) 
·  6岁女童在学校操场遭强奸学校难辞其咎赔偿1万元(10/10 08:26) 
·  辽宁盘锦一刑警队长节日问候战友竟捉住杀人逃犯(10/10 08:12) 
·  影楼诱导16岁女中学生拍性感写真父母得知吃一惊(10/10 07:52) 
·  一个父亲的发问:儿子该清白的失败还是龌龊的成功?(10/10 05:01) 
·  七岁女童遭堂兄黑手河北鹿泉破获一起奸杀幼女案(10/10 04:36) 
·  婚姻破裂三大杀手:外遇、房子和经济问题(10/10 03:59) 
·  残疾人也有社交需求上海婚介所难觅知音(10/10 03:59) 
·  珍贵老照片用做鞋广告老摄影家状告“老字号”(10/10 03:11) 
·  婚介所严重失职乱点鸳鸯征婚老妇竟遇"有家"人(10/10 02:37) 
·  组图:淫秽字牌显挂新郎新娘之身迎亲游戏过头了(10/09 22:01) 
·  找工作少女误上色狼车强奸犯太猖狂终于落法网(10/09 19:48) 
·  班主任治班有"招":被"举报"罚5元 "举报"提成3元(10/09 19:39)

新浪网
·  疯狂追求“骨感美” 广州少女减肥减出大麻烦(图)(10日14:12) 
·  不甘老婆“红杏出墙” 法国商人给第三者大曝光(10日13:57) 
·  第五届花博会有趣闻 “孔雀”锦鲤标价80万(10日13:44) 
·  无故将人脱光衣服暴打 17岁少女犯了侮辱妇女罪(10日13:22) 
·  美法院撤消对布什女儿詹娜-布什的饮酒指控(10日13:15) 
·  去泰国游就是看裸舞? 暗访发现出境游违规(图)(10日11:37) 
·  楼顶惊现裸女尸 丧心病狂为筹毒资竟先奸后杀(图)(10日10:39) 
·  因爱生恨做蠢事 妙龄女以色雇凶“教训”男友(10日10:35) 
·  野生动物园发生意外一幕:猛狮爪伤了1对母子(10日10:30) 
·  西安火车站发生奇怪一幕 老汉当街乱“发”钱(10日10:18) 
·  病亡10日竟无人料理 7旬老翁被“困”太平间(10日10:18) 
·  南京警方端掉一隐匿的大淫窝 当场抓获两对男女(10日09:46) 
·  “朋友”辣手摧花 受害者、施暴人都未成年(10日09:42) 
·  意大利出现医学奇案 一20多岁女子身怀前后孕?!(10日09:12) 
·  荷兰妓女争权益 将组建全球首个妓女工会(10日09:01) 
·  绑架索要七百元 竟去人质家中取(10日08:55) 
·  花5600元没能和李玟亲密接触 消费者投诉组委会(10日08:41)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新闻中包含了大量“色情、裸体、奸杀、施暴、奇案、绑架、红杏出墙、婚姻破裂、淫秽、外遇、亲密接触、性感、仇人”等“轶闻趣事”的元素。

    这种媚俗化表现在标题制作方面,极尽煽情之能事,为了增加知名度、提升点击率,不惜用媚俗甚至是恶俗标题来“卖座”。“根据新近公布的网络新闻TOP100排行榜显示,“藤原纪香的‘奶’谁能比?”一文以7367的点击数高居榜首。然而点进网而一看,其实是一条极为普通的动态消息:日本某神奇文胸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做了一个调查报告,选出演艺界胸部线条最美的女星。”[5]

   类似这样“名不符实”、“搔首弄姿”的标题,在网上可随手拈来,诸如“范晓萱的处女……保不住了!”、“袁咏仪坦言喜欢张艺谋”、“王祖贤被当做黄沾的性幻想对象”、“赵微还想‘吻’刘德华”、“梁家辉艳福不浅!”----乍看之下真是“五光十色”、“艳光四射”,其实多数文章是挂羊头卖狗肉。如《林熙蕾:我想和老男人……好有味道!》的文章,讲得是林熙蕾春节回家与家人团圆的事情,只到文章最后一段才点了一句“蕾蕾自言喜欢成熟男士……”。有的标题更是无中生有,一篇有关“吴镇宇与吴君如合拍电影《朱丽叶与梁山伯》因宣传片含有不良内容而险遭地铁封杀”的消息,被贯以“吴镇宇,没‘奶’的女人一样摸!”的标题。这些标题都极尽挑逗之能事,把肉麻当有趣,通过符号的混用和乱用故意造成歧义,给受众视觉上的刺激。如前文所说的一条标题为“范晓萱的处女……保不住了!”的文章,内容其实说范晓萱今年有望以歌手身份跨行当演员,可编者偏偏用“处女”形容这件事,为了造成强效果,干脆将“处女”的引号也省了。
 
(二)网络新闻内容建构的标准与传受良性心理互动的形成

    目前网络新闻中大量存在的媚俗化倾向,提醒传播学者必须要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杜绝媚俗传播大面积发生。因此,从传受心理互动的角度,寻找网络新闻内容建构的标准与规律就显得尤为必要。笔者认为,为了形成良好的传受局面,网络新闻在内容建构方面必需要处理好“软与硬”、“新与旧”、“真与假”、“深与浅”、“长与短”、“原创与整合”之间的关系,在其间找到一个合适的传播尺度,从而实现最终的传通优化。

    处理好上述六类关系,首先必须要研究受众有什么样的特点?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他们选择网络传媒的动因是什么?是什么决定着他们对传播的满意度?他们对目前的网络传播有哪些不满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成功地进行网上发布是至关重要的。网上受众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条:
    
    他们是现实的;

    他们来到网上是为了寻找信息;

    他们是不耐烦的;

    他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想找的东西;

    他们更倾向于浏览而非仔细阅读;

    他们不喜欢页面过于花哨,这样会使阅读更加困难;

    他们有时并非为了某一特定目的来到你的网站,这时你的适当引导就能将他们留住。

    了解受众的这些特点,在网络新闻内容的建构上就更有目标。在“软与硬”、“新与旧”、“真与假”、“深与浅”、“长与短”、“原创与整合”的“度”的把握上就更能有的放矢。

    1、满足受众“求软”的心理与新闻“软”与“硬”的处理:    前文提到受众在网络新闻内容选择上偏好“轶闻趣事”等软性消息,受众的这种“求软”心理使得网上这类消息占了很大比重,但是,必须注意到,一味地迎合受众的“求软”心理,不利于网络新闻的长远发展。

    因此,在编辑过程中,要注意在数量、质量上平衡“软新闻”与“硬新闻”的关系,在“软”与“硬”的处理上要注意“度”的把握,这个“度”就是“迎合”与“引导”的关系。为了迎合受众,适度的轶闻趣事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一味地为了讨好受众,将传媒的社会责任不顾,忽视“引导”功能。

    2、满足受众“求新”的心理与新闻“新”与“旧”的处理:   受众总是渴望知道最新的信息,以此来及时了解周围环境;但是,对于受众来讲,是不是一味地“新”就最有价值呢?   

    网络新闻得益于“即时性”的特点,对新闻“时效性”的追求较之传统媒体来讲更具优势,于是网络上大量出现了“动态的、零散的、支离破碎的消息”,如“张健在做下水前的准备工作”、“张健已将全身涂满了防护油脂”、“张健就要准备下水了”、“张健已经走到海边了,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张健正式下水了”-----这些被分解的消息实际的新闻价值只有一个:张健今天横渡英吉利海峡。

    将一条新闻事件按照时间的分秒进度拆分成若干条报道的做法,对于新闻本身来讲,有什么意义呢?对于受众,除了获得“眼花暸乱”“目不暇接”的对于速度的感觉之外,还能获得什么呢?是不是一味的“最新”就最有价值呢?需不需要这种看上去是对网络即时性最大发挥、最佳表现而实质却是浪费受众注意力、破坏受众逻辑感与整体性的传播方式?如何做才能在“新”与“旧”中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对此,网络新闻编辑在具体的稿件处理时,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受众需要的不是一连串的即时新闻,而是细致、深入的事件分析,一篇详细的分析文章读起来不会比阅读零散的信息(如上面的例子)耗费更多的时间,但却完全可以让受众获得对事件的整体印象和真正的知识。

    3、满足受众“求真”的需求与新闻“真”与“假”的处理:   不用多言,受众当然希望获得“真实”的信息,因为信息只有真实,才能有利于对事件做出正确判断。  但是,正如前文所述,对于网络传播,受众往往多了一份宽容度,这在客观上,为网上假新闻提供了容身之所。

    因此,在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尤为要重视真实。一方面,不能因为受众对于“互联网的信息少有标准与限制”(如前文所述),在选择新闻时放松对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要求。另一方面,更不能为了追求新闻的煽情效果,滥用符号的互指功能造成受众理解上的歧义,诸如: 一味地玩弄文字(如前文所述的歧义标题)、拼凑图片(如前文所述的“印尼华人遭强暴”报道中照片的“张冠李戴”)的做法----这些在客观上造成了“假新闻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