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小说中的宗教意识 【论文关键词】霍桑小说;宗教意识;“原罪”;自我救赎 【论文摘要】霍桑的作品充满了具有神秘色彩的宗教意识,表露出其思想上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方面他将清教的善恶观念当作认识社会的标准,作品中渗透了清教的“原罪”与“自我救赎”观...
《许三观卖血记》重复叙事的音乐性 【论文关键词】余华;许三观卖血记;重复 【论文摘要】余华,曾经以善于书写暴力、死亡、恐惧和残酷而闻名。但音乐却为他敞开了另一个世界。他从音乐中发现了平凡、安详、宁静和幸福。《许三观卖血记》可以说是一次音乐的狂欢...
陶渊明文学作品中的玄学思想 [论文关键词]自然;真;名教;道;言意之辨 [论文摘要]陶渊明思想之新与深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态度,二是创作态度。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总体特征是崇尚自然。在看待生命问题上。他委运大化,顺其自然.表现出超然无惧的清旷风度...
《毛猿》悲剧中的四类主要人物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尤金·奥尼尔《毛猿》这部悲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内心世界的揭露和剖析,尤其是通过对人物潜意识的挖掘和分析,揭示出人类悲剧的根源往往在于人类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控制自己,并拒绝正视现实。 一、前言 尤...
施蛰存小说女性意识的阶段性特征 [论文关 键 词] 女性形象;女性意识;阶段性特征;男权;人性 [论文内容摘要] 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性别意识从其女性形象塑造的轨迹的变迁,对施蛰存小说女性意识的阶段性特征做一番探析。可以看到施蛰存小说的女性意识大体上经...
美学与流行文化 【内容提要】 本文分三个部分,逐次讨论流行文化的基本属性、艺术在流行文化中的转型和流行文化时代美学的文化功能。20世纪后期以来,伴随着西方文化理论的全面扩张,流行着一种否定美学的当代文化价值、取消文化研究的美学维度的观念。针对这个...
美学的品格 【内容提要】 美学的学科格调是由来高深,学理高迈,风采高雅;其人文品位是核心尊人,本质尊真,演绎尊史;其临界精神是向根而生,向他而生,向死而生。“三高”自信自强而瑕瑜互见,“三尊”自矜自重而利弊杂陈,“三向”自律自化而生死相依。在学科混乱,...
对网络文学的美学批评 不可否认,网络文学是当代文化中一种时尚而又颇具争议性的文学形式。它借助现代最新传媒手段而兴起,以强势的科技背景冲击着传统的文学方式,凭借网络的权威,似乎在预示和代表着某种文学走向,以至有人以一种充满文化优越感的口吻断言:网络...
嵇康、阮籍的人生理想及其美学意蕴 【内容提要】 身处魏晋更替之际,嵇康、阮籍表现出诸多相同点,最突出的一点是对个人精神自由的强烈追求。理论上,他们推崇“心”、“神”,强调超越名教束缚,任运自然本性,落实到诗文作品中,他们反复描写的是一种超尘越俗的自...
魏晋文学自然审美的生命意识 【内容提要】 魏晋时期自然成为被独立审视的审美对象,具有了自身的审美意义,魏晋士人摆脱了汉儒将自然外化为伦理象征物的束缚,更多地关注自然的感性形式之美、内蕴于其中的生命气息以及人与自然的浑然合一。魏晋文学中的山水之文...
陶诗的审美追求 【内容提要】 关于陶渊明的文艺思想、美学思想,论者向以“平淡”、“自然”、“真率”作评,把“自娱”说视作其创作理想,从无异词。陶渊明对社会与政治并未忘怀,“平淡”不过是外在表层的“淡化”手段,而非追求的目的。其审美趋向的实质是外淡...
王维诗的美学价值 罗丹曾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①我国盛唐的山水诗人王维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大师。由于诗人前后期世界观的差异和生活环境的不同,给诗作带来...
苦难生命的审美表达 爱情题材和死亡题材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其实宗教也一样,但是文学和宗教的联系,却远远不止于在内容上选取宗教题材,而在于一种深刻的内在契合。美国宗教学家蒂利希认为:宗教就最广泛、最根本的意义而言,是一种终极关切。“人有种种关切...
文化地理视野中的诗美境界 【内容提要】 唐长安城是唐朝的国都①,是唐长安文化的重要载体与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唐朝国家意志的象征,长安城是唐代审美理想物化形态的典范,也是唐诗创作重要的人文环境。唐诗不仅承载着长安城的建筑思想与审美文化,也是不断充实...
《美化文学名著丛刊》的美学特征 【内容提要】 :《美化文学名着丛刊》是民国时期朱剑芒选录、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一部文言小说总集。此集收明清间文言小说名着十种,体现了五个方面的美学特征,即在情词色调上,强调“乐而不淫”、“不浓也不淡”的“中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