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2023-07-0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宋静静 刘彬 郭欣然 梁子怡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4期

  [摘           要]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部新文科思想,围绕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构建了教师需求和学生需求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兼顾,事前、事中、事后兼顾的教材质量评价指标并提出院师生三级教材质量评估体系,有利于完善高校教材选用工作,健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关    键   词]  应用型本科;教材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4-0097-04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将之作为“国家事权”加以统筹规划、精心安排、狠抓落实[1]。高校教材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类型多样。据教育部公布,“十三五”期间,我国正式出版的、版权也标注“教材”字样的高校新增教材数量达4.3万余种[2]。然而高校在教材建设中存在教材选用不规范、教材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首先,目前高校教师在选取教材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难免存在仅凭喜好或盲目从众地选用教材等现象,未对教材内容深入考察和研究。其次,当前关于教材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少。很多高校并未对选用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应用性等开展评估。而且评价过程中也没有结合实际应用效果和行业需求。这导致选用的教材展现中国经济学的底色不足,学生用中国方法研究经济问题的能力欠缺;展现课程思政建设成色不足,学生用成熟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的意识欠缺;展现鲜明应用性的特色不足,学生用中国方法研究经济问题的能力欠缺等严重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定位,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应用型本科旨在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商科专业更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在逻辑分析、团队合作、有效沟通等方面具备潜质。因此对其教材的选取和优化需要遵循独有的依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本文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部新文科思想,围绕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建立教师需求和学生需求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兼顾,事前、事中、事后兼顾的教材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高校教材选用工作,健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优秀的、高质量的、有特色的教材进课堂,发挥优秀教材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教材体系建设,满足高质量教学的要求。
   二、研究现状述评
   许多学者从教材选用制度、教材建设的意识形态和教材评估指标体系等角度来研究教材质量建设问题,取得了较多的成果。
   一是学者普遍认为当前高校亟须建立健全教材选用制度。杜瑞军、李芒(2019)[3]认为,高等学校教材选用制度不完善。高校的教材选用制度缺乏规范和指导,教师选择教材存在一定随意性,很大程度上并不符合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目标。曹文芹(2019)[4]、严京海、欧阳琼(2008)[5]等学者认为教材是高校人才培养中重要的工具,可以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分析探索问题的能力,甚至会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是多数学者认为新时代面对世界多元价值的冲击,我国教材建设的意识形态引领力和凝聚力亟待加强。刘俊吉等(2018)[6]提出教材建设必须立足国情,必须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刘细珍(2022)[7]分析了教材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认识与行动误区,提出“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教材建设工作方针。杨晓娟(2022)[8]另辟蹊径,对教材编辑提出强化政治、精品、服务、创新四个意识,通过提升教材编辑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推进教材建设与教育改革同向同行。
   三是不同的学者根据各自的研究目的,基于不同方法理论,科学合理地筛选出相应的评价指标,构建高校教材评估的指标体系。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内包含了教材评估标准。但此标准着重对教材本身的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进行审核,对应用效果的考核较少。王润和余宏亮(2022)[9]从政治思想、内容结构、教学适用、教材呈现、使用效果与配套服务五个维度建构数字教材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徐晔(2021)[10]基于适应性构建教材的“双向需求”分析框架,提出教材评估不仅要兼顾社会发展的外部需求和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还要兼顾教材使用者对教材的外部需求和教材体系完善的内部需求。张文显教授(2020)[11]则认为科学性是高等学校教材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要求,要以科学性统领教材的先进性、规范性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教材质量评价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是目前仍然缺乏系统性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专业的教材质量评价指标。现存指标体系内有关教材实际应用的具体指标不够受重视,没有提出完整可操作的评估方案,而且大多数教材的评估主体只有任课教师和学校,没有兼顾学生主体。
   三、专业教材质量评估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本文基于科學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对专业教材进行评估。一方面包括客观上对内容和教材编排的事实评价,即教材的物理特性;另一方面包括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对教材的主观感受,关注教材的教学特性。
相关文章:
  • 1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及实
  • 2 数字经济新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
  • 3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的文献综述
  • 4 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国内分层教学评价现状研究
  • 5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初探
  • 6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改革与实践模
  • 7 “岗课赛证”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研究
  • 8 “职教”与“科创”互联互动研究
  • 9 “三全育人”视域下广西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文化育人
  • 10 “能源情怀”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育人过程的思考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