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用

2023-07-0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冯立芳 朱军莉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4期

  [摘           要]  以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为例,建设相关的课程案例,并在本科生课堂中实施案例式教学。相比传统的授课模式,案例式教学具有更为活跃的课堂氛围、更多的师生互动等特点。期末测验成绩结果显示:传统授课班级的平均分要高于案例式教学班级,且案例式教学班级的低分段(< 60分)人数显著增多。教师在今后的案例式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巩固知识点、提升教学方法以及扩大教学评价范围。
  [关    键   词]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案例库;案例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4-0101-04
   食品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这是维持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营养。食品在生产、加工、储藏、流通、市售等各个阶段,会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微生物,这些营养成分则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除食品制作过程中主动添加的发酵类微生物外,引发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和导致人中毒的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是人们亟须检测和控制的对象。所以,开展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有助于人们判断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程度、保障健康,同时也有助于评判食品生产环境和为监管部门提供数据参考[1]。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是食品学院的专业核心課,该课程主要学习食品微生物指示菌检验(菌落总数测定、大肠杆菌、大肠埃希氏杆菌、霉菌和酵母计数)、革兰氏阴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副溶血性弧菌、小肠结肠耶尔森氏菌、空肠弯曲菌、克罗诺杆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β-型链球菌、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产气荚膜梭菌、蜡样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食品产毒霉菌和病菌检验、食品工业微生物检验(生产用水微生物、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食品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商业无菌、餐具微生物、企业生产环境微生物)等内容,每块内容又包含不同的检测原理和方法,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增加了很大的难度[2]。更为棘手的是,该课程仅32课时,因此,如何将多方面的知识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不造成重复或疏漏,又可以生动直观地还原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本来面貌,使学生可以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便于学习和记忆,是授课教师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案例是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典型和深刻含义的事件陈述,是人们对事件的概括和提取。案例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其他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案例的展示和传递已成为实质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好的思考、研究、教育以及说服目的[3]。
   案例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选取带启发性的案例,依托问题导向的教育情境,借助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补充和修正。有学者界定案例教学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商讨和分析的教学形式,这需要以学生的阅读、思考、讨论为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全班讨论[4]。目前案例式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医学、管理学、法学、工科等学科的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5-8]。所以,采用案例教学模式进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教学,让学生在特定的条件中进行学习、分析、决策,有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关于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所发表的教改论文仅1篇[9],所涉及案例较少、内容简单,且并未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这样的案例对于提供者本身可能会有一些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其他教师作为参考资料进行案例式教学则显得非常不够。所以,针对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来建设一个包含专业案例分析、形式多样的案例库,以及开展完整的案例式教学并进行经验总结,有助于释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推动新课改的前行,增加师生的理解和互动,进而为理工科类知识点多、面广、难以理解的专业课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提供素材和教学经验。
   一、案例库的建设
   (一)制定规划
   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制定案例库的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明确基本宗旨、总体思路和主要原则,厘定章节范围和重要的知识点,确定团队的成员和分工职责,控制实施成本、进度和质量的方法。
   (二)收集素材
   素材主要依赖于三个来源:(1)检索文献报道:用关键词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和网站中开展搜索,寻找合适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归纳。(2)检索案例报道:在检验检疫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官方网站搜寻食品微生物相关的病例和检测方法。(3)开展企业问卷调研,走访质检和相关试剂生产的企业和公司,开展访谈和整理调查资料。
   (三)撰写案例
   结合课程的知识点来选取合适的案例,根据案例的逻辑结构设计问题和撰写案例初稿,进而与团队其他成员开展讨论,进一步完善案例。
   案例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真实的事件背景。(2)典型的事件:对典型的真实情境进行勾勒,对焦点内容进行重点描述,清楚表述案例的背景、条件和事件原委。(3)呈现多个问题:多个问题的冲突点更具有吸引力,更有可能发现问题所在之处。(4)提示案例的解决方向:一个问题往往会有多个解决方法,故不能简单直接地列出问题的答案,而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线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另外,案例要紧跟社会上由微生物引发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焦点,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