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试论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

2016-02-1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加强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对于全面提高女子举重运动员成绩等有着重要意义。主要对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耐力;爆发力 
  教练员应该选择更加适合女子运动员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训练内容和防护措施来提升其身体素质。 
  一、有氧耐力训练 
  在少年女子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中,很多教练员都忽视了其有氧耐力的训练,这虽然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什么弊端,但是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以及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运动员在进一步提升自身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时都会受到有氧耐力的制约。有氧耐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少年阶段,女运动员通常在11岁左右,教练员应准确把握这一阶段,,加强其有氧耐力训练,如,进行合理的间歇和三十分钟以上的慢跑训练等。 
  二、爆发力训练 
  对于女子运动员来讲,肌肉通常都没有男子发达,力量也不大。因此,教练员在训练中应充分重视女子的力量训练,从而弥补女子运动员在其他方面的不足,尤其是爆发力的训练。女子运动员爆发力训练的关键时期是十三到十四岁之间,在这一阶段除了要开展一些专项力量训练,还可以增加如三十米内加速跑、跳台等一些训练来增强女子运动员的爆发力。 
  三、小肌群力量训练 
  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往往注重的是大肌群力量的发展,而常常忽视了小肌群的训练和发展。女子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比较好,如果腕、肩等关节的发展过于灵活,不仅会影响其做技术动作时的稳定性,严重者还会造成运动损伤,所以,教练员应充分重视女子运动员小肌群力量的训练。主要采用的训练方法有腕屈伸、壶铃推、道理推手等。腰腹与伸肌力量的训练可以通过仰卧起坐、转体侧拉等方法来完成。女子运动员在身体形态和心理变化等方面都不稳定也不成熟,教练员应结合女子运动员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更加正确规范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从而使女子运动员在身体素质、心理素养和基本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科学的培养和发展。 
  总之,合理地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科学设计安排训练内容和计划,对于增强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提高身体素质有着直接影响。基层体校教练员,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更加适合少年女子运动员的训练方法,从而帮助运动员奠定坚实的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基础,从而为我国举重职业的进一步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女子举重人才。 
  参考文献: 
  乔玮妍.刍议举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J].华章,2012(25):14-16.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