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数字化时代下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任务设置

2016-02-2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因此,英语教学既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又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因此,数字化的广泛应用已经对教师的任务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英语学习;任务设置 
  当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在某些程度上能促进其他领域的深层次变革。但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局限在教师课堂多媒体的应用,还远远跟不上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如何将数字化技术与教师的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那么,什么是数字化学习?当下数字化学习强调了以下不同的观点:一是强调基于因特网的学习;二是强调电子化;三是强调在数字化学习中要把数字化内容与网络资源结合起来。强调的都是数字技术,强调用技术来改造和引导教育。有学者阐述:“数字化学习是指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因此,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任务设置上尝试改变。 
  一、教师帮助学生利用数字化多元资源进行探究式学习 
  在数字化环境中,教师、学生、知识内容这些教学的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成为E-Learning环境下的主动学习者,可以利用E-Learning资源进行情境探究学习、自主发现性的学习,使用信息工具,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进行创新性、实践性的问题解决学习。以“动词不定式在句中的成分”为例,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时通过自主搜寻网络资源来完成教师布置的几个任务: 
  1.不定式经常可以做什么成分? 
  2.不定式在作各种成分时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利用网络资源寻找答案,并上传他们自己生成的各种答案。如果对于某些问题无法回答,则上传困惑之处。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在正式课堂教学前已经对该知识有了一定了解,更明了在课堂上自己应该集中处理哪些遗留问题。 
  二、教师帮助学生利用数字化交互式服务进行协作学习 
  根据Jeremy Harmer的理论,一位优秀英语学习者的课堂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a willingness to listen,a willingness to experiment,a willingness to ask questions, a willingness to talk about how to learn,a willingness to accept correction。因此,在数字化背景下,我们将在实践探究、求助互助、学法共享、接受建议上有所变革。 
  首先,在实践探究中,我们也可以布置任务,网络求助。例如,在牛津8A Unit 6 The Taiwan Earthquake中,我们可以进行必要的情感提升,如:What should we do when an earthquake happens?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寻,发现先前方法的问题,丰富自己的遇险求助能力。各小组经过网络探究形成的方案通过平台和其他小组资源共享。 
  其次,在求助互助环节上,我们也可以利用数字化环境。仍以动词不定式为例。在预习过程中,学生遗留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来解决。首先,通过平台,小组学生将自主探究中遇到的困惑进行汇总,并通过集体讨论,解决部分问题。然后再通过网络,继续搜寻剩余问题的解决办法。最后,将仍未能解决的问题上传给教师,由教师统一答疑解惑。通过平台,实现智慧共享。 
  再次,数字化学习平台(简称e学习平台)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例如,写作教学中,学生可以运用电脑写作,在规定时间内将自己的作品上传。教师在点评个别学生作品后,将点评的各要素传给学生。学生在展示自己作品、点评他人作品的同时,能丰富自己的表达形式,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教师数字化作业平台帮助学生进行差异化、针对性学习 
  数字化学习背景下的作业设置平台,较传统作业相比,该平台有如下特点: 
  1.可以根据学生发展和教材情况对作业内容进行及时调整。教师的课后作业中并不是所有任务都是最优的,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完成情况以及实践的研讨,优化课后任务设置。 
  2.电子错题的生成可让学生进行二次分析,节约大量的批改时间,使学习更有针对性,也省去了学生手动错题集的难度。课后作业的客观题,,网络平台可以自行批改并生成错题集。教师的任务就是观察、统计、答疑,同时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难度梯度不同的题目进行自主选择,再根据能力发展认真完成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认真程度、选做难度来评价学生。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得到提升。 
  4.学生可就某些作业向平台提出求助,以求第二天教师根据点击来重点讲解。平台可以根据学生提问的情况进行数据处理,使教师发现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有哪些重点问题,确定课堂知识重点整体教学还是进行个别学生答疑。 
  5.数字化技术能够有效记录学生每天作业的完成质量,可以从设定的几个方面对学生每天的学习进行有效评价,从而形成长效、真实、细致的学生课业完成的过程性评价。这一评价也能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针对性。 
  总之,利用数字化技术,教师能更快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任务设置,也将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跨越时空的阻隔,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3. 
  [2]郑大伟,柯清超.信息技术支持的项目学习[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