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6-03-1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的数学教学仅是在“教”学生应对考试的知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数学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培养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论述。 
  一、借助分类思想的渗透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分类讨论思想是指在解决一个问题时,需要对题目中的情况进行多角度的考虑,以确保题目的完整解答,进而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例如:A、B、C是直线L上的三点,BC=3,AB=5,则AC的长等于多少? 
  这虽然是一道基础性的简单试题,但是,在思维定势的影响下,很容易丢分,学生自然而然地将A、B、C看成了直线上的位置顺序,导致忽略了A、C、B顺序的存在,这样得到答案就是不完整的,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也不会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鼓励学生全面思考问题,,进而大幅度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二、借助一题多解的应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一题多解是指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思路进行解题,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而且对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解题方法的寻找,进而为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等腰Rt△ABC中,AC=BC,M是BC的中点,CD⊥AM于E,交AB于D,求证:∠CMA=∠BMD 
  仔细分析该题,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解答,比如:过B作BF∥AC,交CD的延长线于点F或者是利用△ACD的垂心进行证明等。在此不再进行详细解答,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作出相应的贡献。 
  总之,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使学生在高效的数学课堂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李侠.浅析如何在初中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0).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