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与技能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中学生如何适应时代的需求并将来服务于社会,这要求学校教育要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从实践中探索通用技术教师如何精心设计制作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以便将前沿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介绍给学生,为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打下知识基础;将不骄不躁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渗透给学生,为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提升人文素质;将设计作为创造的载体引导和激发学生,为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发展创新能力。
关键词:制作活动;创造力;培养;能力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改革深化的需要。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
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对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是值得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通用技术课堂不应该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应该有更高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素质。于是笔者在利用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做了一些实践探索。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它是由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的因素综合构成的。知识是基础、智力和能力是重要组成部分。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
一、通过电子制作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打下知识基础
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科学素质包括掌握科学知识的多少、理解科学思想的深浅、运用科学方法的生熟、拥有科学精神的浓淡、解决科学问题能力的大小。任何创造都离不开知识,知识丰富有利于提出更多更好的创造性设想。我们利用社团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电子制作,给学生讲解各种元器件的结构和作用,并把科技发展的新知识和新成果介绍给学生,从而为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打下基础。
(一)让学生发现科学在我们身边
在太空探测器的电路部分讲到555集成电路时,很多学生都感叹这么小的机器上都有集成电路,在他们心目中集成电路只有在很复杂的电路中才会用到。我就给他们讲解集成电路的相关知识,让他们初步了解集成电路。还有一次,一个男生拿着拆开来的马达兴奋地告诉我:“老师,原来这里面是线圈和磁铁。”我这样引导他:“马达是动力部分,线圈和磁铁用到什么科学原理呢?”“是电动机,用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高中物理课中学到的比较抽象的定律,而在我们的电子制作课中,学生可以看到这个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让他们感觉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让学生了解科技在不断发展
在自然科学界,每年都会有许多新的科学发现,这些科学新发现让学生在惊喜中了解到科学在快速发展,也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例如,神经系统科学家发现人类大脑识别一张图像仅需13毫秒;发现三种与世隔绝数百万年的脊椎动物;科学家第一次以原子级的分辨率捕捉到分子反应过程的图像等。通过新闻视频和带图片的阅读资料让学生了解。
在科学发展的同时,技术也在迅速发展。每学期开展一次小制作活动,向学生们展示技术的革新。有一次做小夜灯,配件中有12个高亮LED管,便利用这个机会给学生讲解了灯泡技术的革新。
教学片段:
师:大家知道什么是高亮LED管吗?
生:(七嘴八舌)就是发光二极管,亮度比一般灯泡高,节能。
师:看来大家都能够主动了解科学技术知识。LED是英文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缩写,它的基本结构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置于一个有引线的架子上,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所以LED的抗震性能好。
师:那大家想想你家里书桌上的台灯用的是什么灯泡?
生:节能灯、日光灯……
师:我读书的时候,我的台灯用的是白炽灯泡。里面是钨丝,蒸发的钨蒸汽沉积在玻璃壳的内表面,就形成一个小小的黑影。大部分白炽灯会把消耗能量中的90%转化成无用的热能,只有少于10%的能量会成为光。要想白炽灯更多地发光,就得提高灯丝的工作温度;要想减少钨丝的蒸发以延长灯的寿命,又得降低它的体温。1878年12月18日,斯旺试制成功了第一只白炽电泡。
师:现在我们通过一段视频具体了解一下灯的发展以及LED管的特点。
最后教师下发介绍LED管特点的阅读资料。当学生拿着做好了的LED小夜灯的时候,他们内心不但会为自己动手制作感到开心,也会为灯泡技术产品的革新而感动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