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先观”与“后看”的比较

2016-06-1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视频中的光、声、影像、色彩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语文课自然就会锦上添花。可是,视频资料在教学的不同时机运用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不相同的。所以,为了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势必要找寻到一个更佳的运用时机,,发挥出视频资料的最大优势,真正做到物尽其用。利用先观视频的渲染功能,让学生感知课文不是孤立的,而是能够身临其境,让学生的情感共鸣不受时空限制,突破难点,提高效果,让视频资料真正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让语文教学风景这边独好! 
  关键词:先观;后看;视频资料;运用时机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多媒体技术(尤其是视频资料)在语文课堂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已经渐渐成为一种趋势。因为我们都知道,视频中的光、声、影像、色彩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语文课自然就会锦上添花。可是,视频资料在教学不同时机运用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不相同的。所以,为了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势必要找寻到一个更佳的运用时机,发挥出视频资料的最大优势,真正做到物尽其用。那么,到底应该是先学文本再看视频较好,还是先看视频再学文本更优呢?下面,就让我们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识字2为例做一番比较。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识字2是看图读词串识字,主要描绘了天安门广场国庆大典盛大的场面。全文共12个词语,分成四组。第一组词语表现天安门城楼的景色;第二组词语表现国庆阅兵式场面;第三组词语表现人民群众欢庆的场面;第四组词语表现祖国的突飞猛进。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第一组的“城楼、红灯、金水桥”和第三组的“礼炮、焰火、狂欢夜”可以通过观看相应的图片加上简单的介绍解决,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第二组的“大典、检阅、海陆空”和第四组的“神州、腾飞、中国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也是教师的教学重点。为了突破这个重点,在教学本课时,视频资料的地位就显得尤为突出。然而,什么时候运用视频资料呢?哪个时机运用的效果是最佳的呢?于是两位语文教师商量,决定来一场“先观”与“后看”的对照。1班先学课文再看庆祝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阅兵式,2班先看阅兵式再学课文。相同的课文,一样的视频,只是颠倒了一下两者的先后顺序,它们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课堂氛围浓淡有别 
  [1班]师:同学们,谁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里? 
  生:北京。 
  师:对,我国的首都是北京。哪位同学去过北京?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生:我在天安门广场上看到了毛主席的画像。 
  师:嗯,是挂在城墙上的。还看到什么了吗? 
  (生说不上来了) 
  师:(出示课文插图)那好,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去首都北京,去看看天安门广场的风景。打开语文书,翻到识字2。 
  一开始老师的提问,学生都会回答,所以他们举手相当踊跃,课堂气氛很好。可是当老师让去过北京的学生介绍时,教室里就只剩下一只孤单的小手。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毕竟年龄小,去过北京的自然就屈指可数了。第二个问题一出来,教室里相对热闹的场面冷清了不少。学生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光听同学的言语描述无法想象那样的画面,这也导致了一名学生在介绍的时候,其他学生在开小差。相信老师课前也预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况,所以她顺势引入了课文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里去。不过,经过前面的小插曲,学生的兴致受到了一定的打击,课堂气氛低落了。 
  [2班]师:阅兵式活动同学们都看了,对吗?能不能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呀? 
  生:我看到了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生:我看到了飞机上挂了国旗。 
  师:我看到了,你们看到了吗? 
  生: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鸽子在飞翔。 
  师:那是阅兵式结束后放飞的。 
  生:我看到了五颜六色的气球。 
  生:我看到飞机飞出了数字70。 
  师:对,那是为了庆祝我国抗战胜利70周年,也是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
  …… 
  师: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识字2就是描写了这些。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重温我们熟悉的一幕幕画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己轻轻地读读课文。 
  因为所有的学生都认真观看了阅兵式,所以当老师一提问,学生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当一个学生说到一个场景,其他学生就纷纷作出反应,有附和的,有点头的,还有补充的。学生的兴致高涨,注意力不自觉地就被吸引到了课堂中来。老师随即再指出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他们心里有数,脑中有图,对接下来的学习就不会有畏难情绪,放松的心态就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夸美纽斯说:“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先观视频,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给学生带来生机,给老师带来希望。视频资料提供给学生的丰富多彩的信息,使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和谐的教学情境,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自然带着一种高昂的主动情绪投入教学活动中。 
  二、课堂效果深浅不同 
  [1班]师:(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看,这是北京的天安门广场。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人在这里举行了开国大典。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毛主席宣告完毕,阅兵式开始了。你看到了怎样的军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生1:我看到了很多的军队,排的队伍很整齐。 
  生2:我看到了汽车、大炮,觉得我们祖国很了不起。 
  生3:我知道队伍里有海军、陆军、空军,他们都非常神气。 
  师:是的,我们的军队那么整齐,那么神气,他们光荣地接受毛主席的检阅,他们在国庆大典上走出了中国军人的风姿。让我们用朗读表达对他们的敬佩和赞美之情吧。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