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之体育小组学习

2016-06-1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随着课程的改革,教师渐渐意识到对于中小学的教育不仅表现在书本上,还要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从而体育课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体育小组学习模式,对于体育课堂中课堂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大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小组学习;学习模式 
  如今学生的身心发展教育受到社会广大关注,教师不仅注重书本上的教育,更加重视起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等。小学体育作为一门可以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科目,自然而然地受到重视。关于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效率,增强教学质量,达到使学生身心发展良好这一目标,教师深刻意识到一个合理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小组学习的模式就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目标,接下来我将简单地谈一下小学体育中小组学习模式的有效性。 
  一、小组学习模式的概述与作用 
  小组学习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为每个小组布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小组各成员在共同探索、共同思考的情况下,完成学习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强了学习效率,锻炼了学习能力与身体素质。学生通过小组共同学习,懂得了团结与合作意识,学会了自主学习,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作用。 
  二、小组学习的现状 
  由于小组学习形式是新型教学模式,有很多教师不会运用此种形式,便不能发挥出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质性效果。目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学习小组分组分工不合理。小学生的心性还不成熟,每个人的性格、学习能力、身体素质都不相同,教师在分配学习小组时常常忽略这些,胡乱分组,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为每个小组的分工也不科学,发挥不出这种学习模式的效用。 
  2.教学内容时机分配不合理。教师在分配小组学习内容时,并不知道要分配哪些内容供学生学习,分配的内容没有小组共同学习的价值,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还降低了课堂效率。再者,教师分配的时机也不恰当,小组学习应当在学生学习了课堂内容后开展,而不是在学生一无所知的时候开展,学生胡乱地学习,反而会降低学习兴趣。 
  3.学生缺乏团结合作意识。小学生年龄较低,没有共同学习的意识,面对体育这门学科如果没有合作意识,恐怕学生会胡乱练习,达不到锻炼效果,而且在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时,大部分学生没有积极性,只是被动参与,小学生合作能力较弱,教师教学时忽略了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是没办法使小组教学发挥良好的效果。 
  三、如何开展小组学习模式 
  小组学习与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同,特别是在小学体育这门科目上。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自己讲解动作要领,然后学生自主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分散混乱,课堂效率不高。而小组学习模式,不但使学生集中练习,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在交流中学生会发现新的问题,激发了探索欲,在教师的帮助下,加深了对动作要领的理解与记忆,学生共同练习,还可以带动部分懒惰学生,增强身体素质。所以小组学习的科学开展尤为重要。 
  1.科学分组,合理分工。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部分教师不会运用小组学习模式,出现了分组分工不合理的问题,那么我们第一步便是要合理地分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性格、兴趣、学习接受能力这些方面的差异,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内科学分组,比如,把身体素质相似的学生分为一组,每组3~5个人,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共同探讨学习要领,练习动作,这样身体素质差距不大,可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接着,小组分工要合理,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进行分工,安排不同的角色,性格开朗的可以做小组长,性格内向的可以做指导员等,在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时,会增强团结合作意识,还可以让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职责,得到不同的锻炼。 
  2.布置内容。教师在布置教学内容时,要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布置,为每个小组多布置一些合作项目,锻炼到每一个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在小组里的存在感,从而加强了积极性与参与意识。其次,教师布置的内容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应布置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通过团结协作可以得到锻炼并解决的内容,否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好的锻炼。在教师布置了内容后,并不代表教师的工作就结束了,每个小组之间需要教师的参与,教师要多多加入到小组中,共同交流、探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减少教师的权威性,使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发言,在这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生对动作的要领掌握得会更好。 
  3.小组评比竞赛。学习小组之间需要交流,因为交流会使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得到新的锻炼,小组之间更需要评比竞赛。教师可以在分配了教学内容后,为教学内容定制一项评分表,根据每个小组的完成度来打分,分为优秀、良好、及格等,优秀的给予奖励。这种评比竞赛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小组内的学习氛围也得到提升。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更好地学会了体育知识,还得到了锻炼。或者教师为每个小组分配负责人,即小组长,鼓励学生课下锻炼课上学过的知识,小组长统计每个人的锻炼次数,每周结算一次,为锻炼最多的学生分发奖励。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使学生热爱课下锻炼,提高了身体素质。 
  4.教师定期检查评点。学生课上练习充分并不能得到好的身体锻炼,课下的巩固尤为重要。教师为每个小组分配锻炼目标,小组长管理,每个月或者每个星期教师检查小组完成情况,,每个人单独检查,检查的时候教师加以指导,如果学生没有练习好,动作不规范等,教师要耐心讲解,鼓励学生继续学习,不可谩骂侮辱,打击学生自尊心与积极性。小组长进行监督与帮助,保证小组成员的锻炼效果,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锻炼,进行评比,锻炼优秀者担当小组长,所以小组长定期更换,这种方式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小组的锻炼效果。此外,教师要加强对小组内合作意识的培养,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小组学习模式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得到良好的身心发展。教师在运用这项小组学习模式时,要多加思考,发挥出它的实质性效果,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课上课下一样积极锻炼学习,才可以更好地提高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宋安国.有效引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8).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