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六化两高”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6-07-1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我校进行“六化两高”课堂教学改革已有一年多时间,初见成效,在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参与,涌现出了一些好的做法,取得了阶段性的良好成果,我们感到很高兴。在课改探索中我们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不断反思中我们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一、我校“六化两高”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1.学习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心理学实验证明,有明确的目标比无明确的目标,可以节约60%的时间而获得相同的学习效果。有效教学必须从目标的有效确立开始。 
  2.学习方式自主化 
  倡导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做好必要的引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时间和空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3.学习习惯养成化 
  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为目标,以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专注习惯、记忆习惯、质疑习惯、说的习惯、阅读积累习惯、写字习惯、与人合作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九个学习习惯为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课堂教学民主化 
  教师要因时、因实、因势,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和谐的课堂环境,有了民主氛围与和谐课堂,学生就会产生安全感,在自然状态下静心学习、潜心思考、全心参与、放心表白。 
  5.呈现方式情境化 
  教师创设情境的目标是激发学生获得知识的欲望、学会知识的愿望。 
  6.教学评价多元化 
  变单一的分数结果式评价为多层次、全方位评价。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评价,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状态,从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去观察了解学生并随机作出适当的评价。 
  “六化”是过程与手段,“两高”是结果与目的,没有“六化”的条件,不可能实现“两高”的目标,因此,“六化”“两高”,既是课堂教学的内容,又是学科教学的方法,还是衡量一节课效能高低的标准。 
  “六化两高”教学模式的内在关系: 
  ■ 
  二、“六化两高”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1.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图片、故事、学生表演等多种方式,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尽快集中学生注意力,激起学习兴趣,进入教学情境,有条不紊地教与学。在实际教学中,创设情境应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2.明确目标 
  明确目标是基础环节。结合教学实际,可以口授、板书,也可以用多媒体、投影仪、小黑板等手段灵活展示学习目标(或学习指南),师生共同认定(以学生为主)。 
  3.自主探索 
  让学生独立探索知识,教师分层指导,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观察、阅读、思考、尝试等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去分析、解决问题。 
  4.总结评价 
  就学习体验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问题落实到人,对规律性、方法性的知识进行点拨、归纳、升华、知识拓展等。 
  三、“六化两高”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民主和谐的策略 
  “六化两高”教学模式应建立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上,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要与学生互动,用平等的口吻和学生对话,要用激励性语言来鼓励评价学生,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培植自信,获取成就感。 
  2.创设情境的策略 
  实施这一模式的关键是情境的创设,情境的设计不单单是问题本身的设计,还包括问题的引入方式、利用方式,可采取:(1)联系学生原有知识创设情境;(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3.自主学习的策略 
  (1)围绕学习目标自主学习;(2)自我学习过程的把控;(3)自我学习方法的运用;(4)自我学习效果的评价。 
  4.全面评价的策略 
  (1)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六化两高”这一教学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在教学活动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构建新的知识体系。(2)展现学生个性。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展现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策略,能表达出不拘泥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尝试多向思维,,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3)凸显学生创新性。在学习中,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标新立异,有求知欲望,有探索欲望。 
  以上就是我校“六化两高”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些想法与做法。我们还在路上,处在探索中。但我们坚信,它是科学的,是适合我校以及农村教学实际的,是非常务实的。它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它淋漓尽致地展示了素质教育的精髓,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目标引领下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我深信!同行深信! 
  参考文献: 
  牟元忠,孙德兵,冯希莲.新课改下“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2(13).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