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创新教研模式 激活教研机制 构建教研文化

2016-07-2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教研文化作为学校文化中的一种亚文化,它是教师成长的“小环境”“小气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不竭的动力。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以“扬峰填谷,分层培养,整体推进,共同提高”师资培养模式为导向,以校本教研为载体,搭建多种平台,使不同层次的教师从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中寻找生长点,从教育教学实践的突出问题中寻找突破点,从教育教学发展趋势中寻找挂钩点,从教育教学的先进理论中寻找支撑点,不断地超越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构建起一种真诚对话的、相互沟通的、彼此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的校本教研文化。 
  一、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线,构建互助共长式校本教研文化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学生成长的主渠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是课改实验最受关注的一个层面。课堂教学改革能否落到实处,能否取得成效,是新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十几年来,我校校本教研紧紧围绕“什么是一堂好课”为指导思想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让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不断追求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艺术完美的校本教研文化。 
  (一)问题诊断,观察导向,互动共长 
  我校校本教研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开展学科主题研讨活动,活动基本流程,即“发现问题—确立主题—学习理论—研究课例—专题研讨—新问题的出现,引领新一轮的研究”。各教研组通过对本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教学问题,对问题进行梳理,确定各自的研究重点。学习相关理论,集思广益设计课堂观察提纲和观察量表。进行随堂听课和观察,对课堂进行测量评估,分析比较,发现问题所在,提出整改意见。在观察、分析、反思的基础上,集体协作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对新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形成新的观察提纲,再次在课堂上实施验证。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找出教学问题,改进教学措施,建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如,二年级语文教研组把识字教学作为校本研究小专题,在汉字思维理论指导下进行趣味识字教学探究。通过微课,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实现有效先学;课堂上与学生有效互动,进行课堂练习,并加入小组合作学习的元素,鼓励学生针对练习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针对重点内容反复研讨,以“问题、探究、互动”为核心,从而达到“翻转”的目的。听课老师们运用课堂观察法,设立不同观察点,进行数据记录、观察、统计和汇报。课后,听课老师就观察记录、统计分析与执教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有的从“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角度出发,有的从教学环节的把握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上,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思维碰撞的火花频频出现。 
  (二)结对研讨,多元合作,互助共长 
  各教研组在日常校本教研中主要采用同伴合作的方式,进行结对研讨。合作伙伴既有德才兼备的首席教师与初涉教坛的年轻教师的师徒结对,也有年龄相仿、专业水平相当的同伴合作。合作同伴本着平等对话、平等交流的理念共同学习,选定共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同课异构,或合力上好一节课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研讨,以此达到彼此之间理念的融合、思维的碰撞、智慧的启迪、技能的提升。 
  例如,我校年轻的黄老师和师傅李老师共同执教《上天的蚂蚁》。课前,两位老师进行了第一次“合力”——制作微课,一人负责写讲稿,另一人负责做课件。课堂上,两位老师再一次“合力”发挥各自所长,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一人侧重指导孩子朗读,一人侧重口语训练;一人台下启发学生思考,一人台上板书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时,两人分别指导不同小组的孩子进行讨论交流,兼顾全体,让讨论学习更有时效性……课后,师傅李老师表示两位老师合力上同一节课综合了双方的优势,共同构思,共同设计,一起切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学生呈现了一节更有质量、更有实效的课。而徒弟黄老师则说:这样的经历是弥足珍贵的,值得一试!通过这次和指导老师的合作,让我对文本的解读更有方向感,更有深度,同时在课的设计、时间的分配、对学生的关注都比以往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有节奏性。 
  (三)协作联研,主题研讨,互学共长 
  凝聚产生力量,协作促进发展。新课改以来,我校牵手“陈埭龙林中心小学、磁灶大埔中心小学、安海慎中实验学校、东石井林小学、新塘杏田小学等十五城乡小学组成“区域性协作校联研发展共同体”,本着“资源共享、协作联研、均衡发展”的核心理念,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互动平台,采用“学科主题研讨”“经验汇编”的方式,从教学理念、目标设置、教学策略、课堂互动等方面去思考研究。每一场活动,根据协作校的要求轮流承办,为更多学校的教师提供更多交流互动的平台,共同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实现各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城乡协作联研,,既为农村薄弱学校提供了研究学习机会,又为我校参与“送教下乡”活动的优秀教师提供了学习实践的平台,实现自身的价值,满足他们的成就需要。 
  二、以团队建设研究为核心,构建共享成长式校本教研文化 
  马卡连柯说:“教师集体的统一是最有决定性的一件事情。就是最年轻、最没有经验的教师,如果在统一的、精诚团结的集体里,有很好才能的领导者来领导,那么,跟任何一个与教师集体分道扬镳的有经验、有才能的教师比较起来,也要做出更多的事情来。”鉴于此,我校加强校本教研共同体的组织与建设。 
  (一)课题研究,提高品位,抱团成长 
  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一个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教师,只要他肩负教科研的使命,带着课题的压力,就会有强大的内驱力去克服困难,研究探索。我校以课题研究为轴心,让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研究兴趣组成课题研究团队。老师们从教学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研究求实效为核心,开展“小而实”的课题研究活动,有针对性、持续性地解决教学实际中的问题。通过课题研究,让教师从选题、论证、立项、研究过程、研究报告、阶段总结、结题、结果推广、写出论文和教学研究反思等一系列环节上,用理性思考来对待、处理教学问题,努力做到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在课题管理的过程中提高档次,在课题总结的过程中提高品味。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