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谈文学剧本阅读欣赏教学

2016-08-1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在阶段目标第四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出:“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式样。” 
  从上面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戏剧文学剧本和电影文学剧本与诗歌、小说、散文一样,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式样。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中、高考不考戏剧的缘故,绝大多数学校教师往往放弃戏剧的教学,或者只是安排几个课时,让学生简单了解。因此,学生到初中毕业时,对文学剧本往往还不甚了解。在学生的作文中也难以见到剧本的写作,中、高考的考试作文中剧本这一体裁几乎绝迹。其实,剧本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式样,和诗歌、小说、散文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剧本的教学,不要让这一优秀文学式样失去光彩,而应当让它发扬光大。笔者试从戏剧文学剧本、电影文学剧本的特点,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几方面对剧本的阅读欣赏进行探讨。 
  一、文学剧本阅读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文学剧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掌握阅读戏剧文学剧本、电影文学剧本,欣赏戏剧电影的一般常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尤其是空间想象能力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2.剧本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学生分析情节结构,把握结构特点,如让学生了解剧本情节的一般特点,把握戏剧冲突,了解剧本中的“幕”“场”“情节层次”的相对完整性及其相互关系;指导学生分析剧本内容,理解剧本的思想意义,包括了解相关背景,进入规定情境,设身处地地感受、理解剧情,分析人物性格,归纳主题思想;指导学生分析语言的形式特点,理解戏剧语言的独特要求,读懂潜台词,明确戏剧语言的动作性特点,同时注意帮助学生建立舞台空间感。 
  3.小说要塑造人物形象,文学剧本同样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同是叙事类的文学作品,从欣赏小说中学到的分析人物的方法,可以移到戏剧文学中来。 
  欣赏戏剧要抓住矛盾发展的线索。有戏剧必有冲突、有冲突必有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发展线索,戏剧矛盾往往比其他叙事文学更为尖锐突出,能紧紧抓住读者或观众的心灵,让读者的心灵随剧情发展而忽忧忽喜,产生惊天动地的力量和效果。戏剧矛盾往往有张有弛,有自然节奏,而最终矛盾发展到高潮。具体地说,戏剧冲突有如下特点:(1)高度集中性。如在《白毛女》剧中,杨白劳和黄世仁家恩怨多年,在大年三十晚集中爆发出来。(2)尖锐性和独特性。如在《威尼斯商人》中,正义一方和邪恶一方不共戴天,斗得你死我活,,而夏洛克坚持要履行条约,割安东尼奥的一磅肉,这在舞台上可以有,生活中未必有此事。(3)戏剧冲突自始至终贯穿主题,反映出作者对主题的定位和提炼。戏剧冲突必须表现出深刻的思想性,如《白毛女》意在揭示封建社会的黑暗性和农民斗争的必然性。抓住了冲突的线索,就等于抓住了全剧的纲,人物性格及戏剧主题都在矛盾冲突中表现出来。 
  4.读戏剧文学剧本还要注意欣赏人物的语言,戏剧表演是综合艺术,而戏剧文学则是语言艺术,戏剧中的人物语言具有如下特点:(1)既来自生活又比生活中的口语更精辟,更有表现力,它舍弃了生活语言中不健康的、偶然性的、乏味的杂质。(2)充分表现了人物性格,戏剧文学中的人物主要靠语言表现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的语言就充分显示出其极端利己主义,复仇心理。而安东尼奥的语言则表现出仁爱、友谊的精神。(3)推动情节的发展。(4)潜台词在戏剧文学中具有独特作用。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如《白毛女》中喜儿多次对杨白劳深情的呼唤“爹”就有种种复杂情味在其中,是千言万语都难于言状的。 
  二、阅读欣赏戏剧、电影文学剧本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培养学生对阅读戏剧文学剧本、电影文学剧本的兴趣。只有对剧本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组织学生观看戏剧。如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剧目,特别是课本中所选剧目,以看促学,以看加深对剧本的理解。(2)让学生学写文学剧本。学写剧本并不难,教师只要告诉学生编辑剧本的一般常识,学生就可以试着写剧本。学写剧本可采用多种形式,如编写课本剧,教师让学生把课本内容改写成课本剧。(3)组织学生对课本中的剧目进行表演,以演来激发兴趣。 
  2.读戏剧、电影文学剧本还要注意,课本节选的是全剧的一个部分,并不是一场完整的戏剧。要更好地欣赏戏剧,就要阅读整个剧本。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全剧或观看录像,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欣赏品位。 
  3.读电影文学剧本,要注意运用联想和想象,还原文字所传达的画面和意境,电影文学剧本类似于小说,但比小说更注意“可视性”。《泰坦尼克号》剧本是由一个个镜头组合而成的,这些镜头就是一个个场景或画面,这些场景或画面能很好地起到表现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像对待诗歌、小说、散文一样,给文学剧本以应有的地位,只有我们教学工作者先重视起来,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使这一优秀的文化成果得以发扬。 
  参考文献: 
  刘娟.语文新课程影视文学作品教学探究[J].山东师范大学,2008.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