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比较法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文本细读中的运用

2016-11-1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很多语文教学课上,教师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对古典诗歌的要求,导致学生并不能真正投入到古诗词的学习中,从而不能真正地进入古典诗歌所特有的境界中,更不能从中领悟到诗歌所蕴含的艺术魅力。虽然古典诗歌的词句短小精悍,但是其蕴含的内涵却极其丰富,这就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对古诗词进行欣赏并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文本细读 
  在细读过程中,我们要对努力找到古典诗歌的文本钥匙,要进入到文本的深处体会古典诗歌的文化内涵。要想进入到古诗词文本的最深处,那比较法的运用必然是不可缺少的。比较法是指在对文本进行必要的解读时,避免单一的分析文本,而是应该把作品与其他的作品在比较的状态下进行阅读,在比较的过程中,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在对古典诗歌文本的讲解过程中,不能只是对文本进行孤立的简单分析,而是应该把一个系列的文章归置到一起,最后通过比较的形式来使得我们找到文章的矛盾切入点,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比较文本细读的适用性 
  在实施新课改的要求后,高中语文所采用的教材开始分为两大板块,分别是选修教材和必修教材。非常有必要的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要学习并掌握不同类型的教材侧重点,从而可以综合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发现,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中,古典诗歌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而新课标同样也要求学生能够对古典诗歌做到深刻的理解,来领悟诗歌所蕴含的艺术魅力,最后要学会去鉴赏诗歌的韵味,因为对文本的解读对于理解古典诗歌是非常有必要的。 
  高中语文的古典诗歌,会发现古典诗歌的题材以及内容都是极其丰富的。比如,在唐代我们会选择李白、李商隐、杜甫等数十位诗人的优秀作品,其内容也覆盖了方方面面,有边塞诗歌、田园诗歌等。诗人表达诗歌的感情也是多变的,悲愤、思念、赞美等。当然宋词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里程碑,代表诗人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在高中语文的诗歌教材的选择上也是十分全面的,,学生可以对比分析出同一个诗人所特有的作诗特点,也能欣赏到不同诗人的诗歌。教师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可以从中很清楚地了解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作诗风格,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比较法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文本细读中的运用 
  (一)文本内部与文本之间运用比较法 
  众所周知,诗歌的基本单位是字、词和句。短小精悍的文本特点,使得诗歌成为所有的文学体裁中最为讲究的文学作品,诗歌中的诗眼通常也是不可替代的。诗人一般在创作诗歌辞赋的时候,要不是一种即兴作诗,要不是一种反复推敲出来的诗歌。当然,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诗人创作的大部分的诗歌是在反复推敲的情况来确定用词是否恰当合理,境界是否突出。在我国诗歌的历史长河中,古典的诗歌辞赋因为它对篇幅的限制,在词句上要求精益求精,所以在炼字炼句上十分讲究。在我们细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诗歌的文本内部是可以进行比较分析的。例如,杜甫的《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和“空”字是这一联的关键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运用替代法的方法来替换字词之间的差异,从而了解该字词在表达情感时的突出作用。 
  文本之间的比较法。有时在分析一篇古诗词的时候,会采用还原的方法来寻找切入点,但是我们往往会发现,还原法并不能揭示作品的矛盾切入点,从而不能引导学生理解大致思想。同时,要学会把多篇文章结合在一起来比较分析思考,来更好地寻找文章的切入点,我们通过比较分析方法,可以快速地理解诗歌的文本特点。所以在细读的过程中,学生要从诗歌文本细读的几个方面,例如标题、内容、情感等方面对其文本进行比较分析。 
  (二)群文阅读法和互文阅读法 
  从比较的方式来看,有群文阅读法和互文阅读法两种方法。群文阅读法相对于互文阅读法来说,在比较法中更重要。而群文阅读法是指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联系更多有关联的作品进行同期学习,学生在诸多的作品中通过对不同的作者、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深入地进入文本的内部,为了学生可以准确地把握文本奠定基础。在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阅读诗歌的数量,还要扩宽学生的阅读知识面,来提高学生的速度,增强学生的思维灵敏性。在诗歌的选择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目标来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把多篇文本串连起来。 
  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文本细读是侧重点,而比较法同样对我们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需要我们对文本做出更深的研究。诗歌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必须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杨宇.高中语文教学中比较法运用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向导,2011(12).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