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以具象驭抽象,为文化生活的学习插上一双翅膀

2016-12-0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鲜明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内涵十分丰富,围绕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方向、发展目的、发展动力、发展思路、发展格局、发展战略、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指导思想、发展环境等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指出我国文化建设中的战略性课题,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点明了方向。——题记 
  高中文化生活,分别从文化与社会及个人、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这四个方面去讲述了文化是什么,为什么,中华文化怎么看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怎么办。这就需要为学生对文化生活的静态认识和动态发展贴上标签,做到会学能用,从内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践,为此我们需要为文化定形,为文化塑形,为文化生活的学习插上一双翅膀。 
  一、从文化的静态内涵找形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意识形态部分,又包含非意识形态部分。站在中学思想政治课角度看,它既非广义文化,也非狭义的文化,其落脚点应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的内涵具有四个特点:即文化实质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还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素养,文化既有环境活动,又有相应的文化载体。因此,我们把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等归结为静态文化,把形态上所展现的古代文化、现代文化、中华文化、地方文化、网络文化、外来文化、民族文化、世界文化和先进健康文化以及落后腐朽文化等也归结为静态文化。我们在各种材料中,应为它们标注。 
  二、从文化动态发展塑形 
  文化的动态,主要是依据文化活动来区分,即文化的产生、传播、继承和创新。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都有相应的动态要求,比如,文化对于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文化对于综合国力、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各种文化环境的创设,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从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去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搞好文化的交流与借鉴,从文化的累积去搞好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其特有的包容性去找应对措施,把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六个方面,针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影响,分别从国家、企业、个人的角度去寻求对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五个方面,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重点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修养。 
  三、以材料为依托,,动静结合,让文化显形,破解试题 
  对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我们构建基础知识体系的基本手段,对待文化的不同面孔,我们将文化分为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及中华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外来文化,分别标注为文、民、古、中、今、外。以文化为例,单就文化的作用,除去性质、形态,还有实质、对社会、对人、对文化四个方面。那么对应的文化动态就有促进文化发展,促使其发挥积极作用,以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的提升,把文化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创设文化活动环境使其发挥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以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繁荣文化市场,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四、关注时事为文化理论运用搭建平台 
  单纯的文化理论,难以解决学生的文化知识运用瓶颈。只有把知识、能力、价值目标放到现实中去激趣、释疑,体现出政治生活三贴近原则,我们的教学目标才可能顺利达到。家事、国事、天下事都能成为学习思考的对象,当下的热重点发展新常态、五大发展理念、大国外交、工匠精神、一带一路战略、互联互通、两学一做、重大科技成果、最美精神等,都可以让学生去辨事理、析措施。只有学生把已学的抽象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再从中领悟文化之美,这时的文化学习才实现了从知识,情感,能力到素质的转变,文化的力量才由此而彰显。 
  五、构建主干知识结构图,回归思想政治课程,凸显文化生活的思想性,做到形神兼备 
  以2016年高考为例,学生获得了成绩,却不太令人满意。这种距离产生的教学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1)掌握的文化知识既死板又停留于浅表;(2)死记硬背结论,分析能力尤其是批判和推理能力严重缺失;(3)学习评价之中重分数,轻素养,直接导致学习策略的失败。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以核心概念构建知识体系,逐点学透,逐条理清,以形驭意,注重板块联系。 
  综上所述,文化建设任重道远,文化现象纷繁复杂,文化考试需要读懂题,运用得来知识,写得清术语,讲得透理论。文化教学通过把学透的文化知识整理成形,做到以形驭意,动静结合,关注时事,增强文化感悟和文化积淀,这样我们的文化生活学习就会插上翅膀,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刘静茹.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构建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2]张雯珺.思想政治高考试题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启示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