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的渗透

2016-12-2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语文教学实际就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怀和情感。因此,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和传统文化外,更重要的是重视情感的培养。 
  关键词:情感渗透;情感教育;情感点 
  新课程改革给广大教师极大的思想冲击和洗礼,使得更多教师反省自己的教学。语文课堂中增添了许多貌似热闹的新设计,新方法,却失去了许多“情感”的把握,以至于有时连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在课堂上的说教,因此新课程语文教学亟待教师对课堂情感的渗透把握。笔者认为,做好这点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语文教学需把握哪些情感因素 
  1.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中把握情感因素 
  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融入了原作者的种种情感,这种情感会因文体的不同而表现得或明或暗,或奔放或含蓄。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将这融入作品字里行间的情感同化,再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呈现于课堂中,再与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的情感世界发生碰撞,生成新的情感。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一文中渗透了对女娲这位人类母亲勤劳与智慧的赞美,还表现了人类降临大自然后带来的欢快与喜悦。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这几种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又被这几种情感渲染而表现出种种神情、个性的情感表达。当读到“造出的泥样的东西叫女娲‘妈妈’”时,他们露出了孩子特有的笑嘻嘻的表情,当学到最后一段“女娲将这些人分成男人和女人,,让他们自己配合去绵延后代”时,许多学生低下了头,露出了七年级这个年龄段孩子对待人类繁衍后代问题特有的表情,而这些情感都是课堂中生发出来的真实的新的情感,这种情感或多或少都已与作品本身以及学生上课前对待同样问题时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2.在教师自身角色上把握情感因素 
  这个环节情感的把握不同于文本本身和学生的情感,教师是整个过程的组织者,也是三种情感作用后情感(生成情感)的调控者,因此语文教师不能把个人的主观感情强加于整个课堂,而要从教学内容中渗透的感情和学生感情的融合中调控,形成有利于学生、教师、教学内容诸情感良性循环的课堂生成情感。怎样调控,视文章情感特色和教师自身调控情感的能力而定。 
  二、新课程语文教学如何注重情感教学 
  1.从文章标题、内容入手,寻找情感点 
  教师可以从文章的题目以及文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句子入手,抓住课文与学生情感的交汇点,激发学生思考,以情感教学目标带动整个目标的完成。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从题目可以窥见一些情感因素:关于秋天的景、物、人的思念,愁思、忧思,从文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也可找出文本的情感点:“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言荒败之景,衬凄凉之情。“断肠人在天涯”一句断肠人为何人?为何要断肠?为何在天涯断肠?通过一系列分析,文章情感自然浮出水面,与学生情感交汇、重组、生发出新的情感。 
  2.教师积极创设情景,多方面“呈现”文本情感 
  教师运用创设情景,利用实物演示,放录音带、光碟、挂图、音乐感染、编课本剧及多媒体手段,多方面“呈现”文本的情感。如《山中访友》一课的教学,可以创设情境:假如让你和我一起到一个深山老林去拜访一位老朋友,你愿意吗?为什么?你准备怎么去拜访?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为后文的进行做好铺垫。让学生听课文的配乐录音带,可以使学生从朗读的节奏、语气轻重上感受文章中轻快、惬意、迷人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生机勃勃的原始森林里。让学生朗读课文(可使学生理解那份人类渴望返璞归真,摆脱世俗喧嚣的美好愿望),教师启发学生:文中为什么称白云大嫂,溪流妹妹,云雀老弟,悬崖爷爷(可使之感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温馨与和谐)?如果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为悬崖爷爷过五百岁寿辰,究竟该怎样称呼,怎么做?或许能将学生许多美好的内心情感“邀请”到课堂中来,使他们的品质更高尚,灵魂更纯洁。 
  3.以学生的情感思考为本位,引导学生的情感世界,使之更加充盈、成熟 
  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且责无旁贷地要教会具有独立人格,丰富内心情感世界的学生使用这个工具。大凡那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做起事、说起话来没有主意,依赖性极强,能力极差的孩子多半是在教育早期自己的情感世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或遭到冷落而造成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事业中。在新课改全面推进乃至全社会呼吁“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中是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本主义观念。我们有必要重温“服务育人”的理念,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我们需要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孩子,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孩子,去试试!按照你的想法去试试。”…… 
  如果说每个语文教师都能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语文学科,并且愿意时刻注重把握文本的、学生的、自身的情感因素,那么语文课堂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周瑞仔.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的培养[J].江西教育,2004(5).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