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前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教育背景下,建设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已经成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主要结合教学经验与实践,简单谈谈在新课标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旨在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课堂;建设
要构建高效课堂,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学有所获,不仅收获知识,还能提高能力,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实现高效教学,教师就要从学生出发,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出来,使其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发挥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作为知识的讲授者为学生传递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他们很少自己主动地思考问题,这样的“满堂灌”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同时,教师要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情、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提高自身修养,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这一节内容时,我就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我就让学生先自主看书学习,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解决看书时的疑问,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统一提出来,由班级的学生共同讨论,讨论仍解决不了的,老师适当点拨,让会的学生当老师到讲台上讲课,把他们认为是重点的应该掌握的知识讲出来,及如何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图象来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总结思路、方法、步骤,老师适时加以纠正和补充。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透彻,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进步的主观因素,也是根本因素。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高中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抽象性的课程,很多学生在学习时都认为数学知识是枯燥乏味的,难以激起他们的兴趣,那么教师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体。
学生都是充满了强烈的求知心与探索欲的,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有效的问题情境中探索并不断收获知识。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时,我就利用多媒体设计了一些问题:(1)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我们如何得到一个函数的图象呢?(引导学生温故知新)(2)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能得到y=sinx的图象吗?如果能,那么这样得到的函数图象是准确的吗?(3)我们发现:取几个角对应的三角函数值来做图,图象不是很准确,那么通过我们学习过的哪些知识能准确找到函数值对应的位置呢?这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引导着学生由列表、描点、连线式的作图转变为利用三角函数线作图,既能准确地做出三角函数图象,又能引导学生温故知新、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有效地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其主动思考探究,并一步一步得到了问题的答案,实现了课堂的有效教学。
三、精心设计教学,创新教学形式方法
要建设高效课堂,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与方法。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往往在一整节课上都在讲解知识,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额外地思考问题,一节课下来教师讲了很多,但是学生却根本没有什么收获,还有的学生会一整节课都迷迷糊糊的,不知所云。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是课堂教学还是没有效率。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为构建高效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这期间涌现出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中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我觉得是十分新颖有效的。在教学“等差数列”时,我就采用了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首先,我在网络上查找了一些教学视频,然后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录制了几个微视频,这几个微视频的内容是层层深入的,,从基础的概念到练习,再拓展延伸;然后我将这些微视频发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前学习,并为学生设计了几道练习题,以起到巩固并检验学生自学成果的作用。最后,在课堂上,学生先以小组的形式检查自己做的题是否正确,对于不懂的地方我则进行统一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我们应用的虽然不是很熟练,但是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高涨,课堂上积极配合,回答问题主动性增强,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
总之,在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是必然趋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提高学生主体性地位;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精心设计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的形式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达到低耗高效。
参考文献:
[1]张榕芳.新课改背景下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9).
[2]宋扣兰.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