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职督导诊断之道,在肯定优势,在策略分析,在止于自主改进提高。从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精神出发,明确优势诊断与策略改进的研究依据,提出构建高职课堂质量优势诊断与策略改进记载手册设计思路,目的是为建设高效课堂和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以保障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奠定基础。
[关 键 词] 优势诊断;策略改进;自主评价;高效课堂;自主反思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1-0063-01
一、问题的提出
高效课堂建设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之一,对于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自2015年9月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所在,就是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更是对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职业院校教学评估工作的一个新发展,目的是使人才培养质量的自主保证机制,成为提高职业院校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和落脚点。本文就是从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出发,根据《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发展要求,改变高职督导听课评价只是为了评判,为教师学期(年度)质量考核和内部质量管理服务的现状,通过实施优势诊断与策略改进记载手册,在教学理论方面起到咨询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在教学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运用方面起到引领与探讨作用,客观地帮助教师发现自己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能力、学生管理、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优势,使优势更优,使不足之处逐步减少,增强教改的信心和教书育人的自豪感。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特色和学生学习的特点,探索以建设高效课堂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诊断与策略改进方式的创新。
二、优势诊断与策略改进的研究依据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要想让教师自主提高教学效果,只有让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针对自己的某个具体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案例的实效性进行反思,才能不断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主动地提升教改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优势诊断与策略改进记载手册设计思路
高职优势诊断与策略改进(听课)的课堂质量记载手册是依据教学最优化原则,对在课堂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优效果的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能力、学生管理、教学效果这五个诊断维度上,进一步明确对师生发展有价值的若干诊断标志(如学习状态又可分为:思维状态、情绪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生成状态等),,并对各个标志进一步明确诊断内涵,最后构建出一个常态化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诊断与策略改进的准则。
优势诊断项目包括教学准备中的3个诊断内容(如发布学情分析,提前做好多媒体及相关设备、实物的准备,安全检查、考勤后按时上课),教学组织中包括做中学,学中做,紧密结合项目或任务开展的课堂活动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科学有效等六个内涵;教学能力包括能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学会重点、突破难点等五个内涵;学生管理包括运用有效方法维护课堂秩序,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运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保持学习注意力,合理设计学生活动并实施有效管理两个内涵;教学效果包括引导学生取得学习成果而采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系统措施得当,当堂成果验收合格率高,学生参与度高等四个内涵。据此得出优势诊断结论、策略及改进建议。
四、结论
“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自我教育,才能诚心诚意地去教育学生。”教师只有在诚心诚意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而督导也只有在诚心诚意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出有价值的优势诊断与策略改进建议,以促进高效课堂建设,使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袁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