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人文关怀让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更有效

2017-02-1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人文关怀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融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之中,可以获得更为突出的教学效果。基于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从教学氛围、备课环节、学生提问、节奏把握、自信心树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人文关怀;信息技术;氛围;备课;自信
  初中信息技术是计算机应用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初次接触计算机时初中生对这一课程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拓展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提升。所谓的人文关怀就是要求教师将学生当成朋友对待,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一些学校的计算机教室为了保护计算机,对室内的粉尘有着严格的控制,要求学生穿着鞋套进入教室,由于计算机的电源很多,地板上还有很多的电源插板。学生进入这种教学氛围之后,可能感到十分压抑。教师实施人文关怀的教学理念,首先需要对其教学环境进行有效改造,营造出更为和谐的教学氛围。我们在设计计算机教室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绿色植物实现有效的降尘,同时也给学生一种舒适的感受,教室的墙壁上可以张贴更多的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宣传画。当学生操作计算机出现错误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要持着一颗关怀的心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当夏天或者冬天的时候,教师需要提前进入计算机教室,将空调打开,这样学生进入教室可以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人文关怀融入备课环节
  传统的备课主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地讲解,这种传统的备课方式可能使学生的接受程度不佳。因此需要从学生的学习感受出发,从计算机课程的备课环节入手,教师在设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时候需要多考虑学生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学生参与主动性的提升,多关心学生有没有理解相关知识点,能不能实际操作好相关的软件,这也是信息技术更多注重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方面。例如,很多学生在Excel表格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操作困境,他们对相关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启发他们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联系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化的交流,不断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三、尊重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初中生在构建自己的计算机思维的时候,需要让自己“主动起来”。学生在解决信息技术任务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造成他们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降低,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学生提出自己的信息技术学习问题,是他们对教师的一种信任,更是对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一种体现,教师不能认为学生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是自己上课讲过的知识,就斥责学生,需要耐心回答学生的问题,引导他们更多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内容。例如,一些学生对冯若依曼结构不是很理解,提出了相关的问题,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是由于学生没有具备计算机硬件的整体结构感所产生的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设置一个废旧电脑,将其拆解,让学生观察一下其中的具体结构,这样可以进一步理解冯若依曼结构,从而加深了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印象,形成自己的计算机硬件思维。
  四、灵活把握课堂节奏
  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是不同的,需要教师进一步把握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课堂的节奏,及时观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当学生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学生开始出现木讷或开小差的时候,教师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对相关知识的讲解需要进一步调整。教学中最为困难的就是抽象的理论知识,因为理论知识的理解需要带入相应的实操中,教师简单地解释难以将相关知识说清楚。解释不清楚,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将相关的问题放一放,让学生在实操计算机之后,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找寻答案,获得更好的应用效果。这种及时调整教学方式,灵活把握课堂节奏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有效性,实现课堂时间的有效控制,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学生计算机思维的有效形成。
  五、提升学习的自信心
  一些初中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需要进一步加强鼓励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因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是消除他们对计算机学习畏惧心理的有效方式,只有不断实现计算机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学生才能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艺术字的插入等操作过程中,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抵触情绪,在课堂上教师设置一些问题(有没有其他的插入艺术字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这样进一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在一组,实现他们的优势互补,教师再鼓励学生将其带入具体的操作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具体的应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克服学习惰性,所以需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最终掌握相关知识。
  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时候是存在差异性的,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眼神中进行交流,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学习能力可能相对较弱,需要进一步突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手把手地教学生进行操作,学生可以有效掌握相关的计算机软件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汪琛.刍议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人文关怀[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18(7):187-188.
  [2]胡燕萍.人文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中),2016,21(5):144-145.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