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对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改进。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其使用范围已变得越来越广,尤其是将其运用到小学教育中更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研究,以期为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技术;运用
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学科,是人们进行语言、文字交流的基础,也是学习任何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很多时候小学生觉得语文比较枯燥,又不易理解,因此不愿花时间认真学习语文课程,以致出现偏科现象。由此看来,要让小学生学好语文课程,必须要有一套正确的教学方法,,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给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了希望。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习兴趣
《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告诫人们,只有把学习当成一种兴趣,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假如学生对一门课程有很强烈的兴趣,那么他就会全身心投入到这门课程中,学习效果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年龄的阶段,如果能够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则对于其学习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将单调的课文内容以情景方式再现,让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学生的学习素材不仅来自于枯燥的教材,还来自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深度认知教材,理解课文的含义。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桂林山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设备,通过视频或者幻灯片,将桂林山水的实景图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配以柔美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去感受桂林山水的意境。在这一过程中,丰富多彩的图片或者视频,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对课文的学习中,提高整节课的效率。
二、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突出教学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融合了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此技术不仅能够改变图片的大小、形态,而且可以制作动图、视频,使语文课件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在观看视频或者图片素材时,会下意识地将自己置身于相应的图景中,学习氛围变得轻松愉悦,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语文这门课程本来就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学习过程中也较之其他科目抽象。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学习知识,靠死记硬背来学习语文课文,最终结果是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语文知识,不能学以致用。然而,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弥补以往教学模式中的缺陷,将抽象、难懂、复杂的语文教学内容转化为易于理解、具体、简单的内容,让学生能充分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理解所有的语文知识,并且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真正起到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松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进行灵活变化。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松鼠的样貌、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等,并让学生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描绘出自己认为的松鼠外貌,并在课堂上描述。紧接着,教师将学生的课堂发言情况放到多媒体课件上,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等讨论结束后,教师将提前做在幻灯片上的正确答案展示给学生,并对全文展开讲解。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加形象地将语文课文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习变得简单有趣,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得到很好提升。
三、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对过于深奥的事物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而对于一些形象、具体的事物,则更容易提起兴趣。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一应俱全,可以观看视频图片,也可以聆听优美的音乐,形成动静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便利性,我们可以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简单、快乐的氛围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使学习效果稳步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晏子使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以古文的形式编成一个小剧本,展现在多媒体课件上,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融入情境,安排相应的学生分别扮演晏子和楚王。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整个课堂中,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也得到加深。可以看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也不失为一个高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是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打好小学的基础,对以后学习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小学语文,可以帮助小学生进行语言、文字交流,充分认识这个多彩的世界。因此,探索正确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至关重要,而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化解了小学语文教学难的尴尬境地,使学生能在形象生动、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王雪清.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5):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