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数学评语”融入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7-03-1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新课程倡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因此,新课标下新颖的数学评价模式,是数学教师值得探索的新课题,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数学评语至关重要。
  关键词:数学;评语;学习兴趣
  评语常常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它往往用于语文作业的批改中。将评语引入数学教学之中,是否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呢?通过几年大胆的实践,我充分利用新形式的数学评语弥补了数学教学中评价单一,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培养不足的缺陷。用它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整其学习方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面就“数学评语”融入数学教学谈谈我的一些经验体会。
  一、数学评语的作用:指导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评语的形式分语言和书面两种。而教师赞赏性的语言评语应当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的主旋律,让它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出现审题、观察、分析、判断、计算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恰当的口头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如:“先找准数量关系式再计算”“采用逆推方法试试看!”“第二步该干什么?”“单位间的进率是多么重要啊!”“弄清小括号的作用,你就不会再漏掉啦!”等评语启迪学生的思考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去思考、改正,根据提示学生不仅找到了问题出在哪里,而且知道了怎么解决,向哪个方向思考,怎样改正。评语此时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恰当的评语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如:“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解得巧、真聪明!”“你肯定有高招,因为你是我们班的骄傲!”“今天回答问题的声音比昨天洪亮多了!”“你的想法很独特,继续坚持下去!”“你的进步很大,读书的辛劳没有白费!”“看到你在进步,我万分高兴。”等等。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他们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温暖、情谊和教诲,教师的评语根据目的的不同,或者严肃、或者活泼、或者激昂,无论什么样的用语都应该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之情。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听到这些评语心中充满了希望,从而对学习数学逐渐产生浓厚兴趣。
  二、数学评语的形式
  (一)赞赏与激励型,如:
  1.祝贺你!这道题终于成了你手下败将!
  2.近阶段,你真的有了很大进步,继续努力吧!
  3.你的作业越来越工整啦,尤其是2、3題!
  4.你是一个很有数学才能的孩子!
  5.你的成功,老师从心里感到高兴!
  (二)引导与启发型,如:
  1.独立思考印象才最深刻!
  2.注意书面整洁与卫生,你就更优秀啦!
  3.同样的错误不要犯第二次!
  4.方法要灵活,如第3题。
  5.画一画,可以更容易帮助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6.你的字还是不够漂亮,可以向你的同桌学习!
  7.规范的书写与洁净的书面,可以使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8.明确等量关系是列出方程的第一步!
  (三)提示与期待型,如:
  1.老师相信你这学期一定能把应用题解题学好!
  2.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一定要想明白,弄清楚!
  3.计算时,一定要准确!
  4.注意:错误的结论,是由错误的计算造成的!
  5.单位要先统一再进行运算!
  数学评语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可以写总评,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可以写简评,对学生部分项目进行评价;也可以写专评,对学生某一方面的表现用一句话来评价;也可以口头评价,抓住有利教育时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使用数学评语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为了让数学评语发挥有效的作用,教师在运用时应尽量遵循激励性、差异性、启发性、情感性几个原则。
  从平时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经验看,数学评语的操作还要注意三点:
  1.语言浅显、注意儿童化。在评语的应用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口语力求语气亲切、语句浅显;书面评价力求简练,字迹清楚,使学生易于接受,这样便于达到教育目的。
  2.巧用载体,注意教育的连续性。
  (1)课堂教学是评价的主渠道。学生作业本是最有效和及时的载体,如作业本用完后能保存好,就能保证教育的连续性。
  (2)根据考查试卷的卷面情况,在显眼空白处写上评语,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起到教育作用。
  (3)制定师生家校联系制度,在联系册或家庭作业本上给学生作综合评价,并要求家长签字后返回,从而架设起学校与家长交流的桥梁。
  3.把握时机,力求及时。
  实践证明,数学教学各个环节中恰当使用不同形式的评语,不仅有利于从解题思路、能力、情感、价值观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使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