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主题阅读(习作)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实践

2017-04-0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一、前期积累——主题阅读
  为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我们开展了一系列“重塑阅读灵魂,打造主题阅读高效课堂”的教改活动。结合我校多年的“生本教育”理念,构建了一种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新语文主题阅读课堂模式。一是建构“一主两翼”的阅读课程体系。一主:是以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教材为主,两翼:即《主题读写》和《经典诵读》为辅,以“单元主题教学”为策略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探索主题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的主题建构教学是以教材单元主题为依托,通过教材整合、文本拓展、阅读交流、主题作文等学习方式,以实现提升学生阅读素养为目的。目前我校在主题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从“单元导学课→以文带文课、自主阅读课、读写联动课→拓展广读课→主题收获课”为基本教学流程展开研究。其中读写联动课型是我们语文教学致力研究的习作课型。
  二、建模+实践——读写联动课型
  (一)读写联动课型的构建及变革
  在邀请了主题阅读专家刘俊祥老师做了习作示范课和专题培训后,我校也构建了自己的习作模式:感知单元主题—随文分步练笔—课堂聚焦引领—作后赏析展示。这一思路的核心思想就是抓住现行语文教材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内容”的单元特点来实施习作教学的四个变革:
  1.从“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转变。
  2.从“教教材作文”向“用教材教作文”转变。即以单元课文有序排列训练主线为“经”,以文本不同的内容与动态生成的不同横向环境为“纬”,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文本对话、师生互动、生活链接、经验激活等情境中,顺文、顺情、顺境、顺势实施读写结合。
  3.从一次性习作指导向渐进式见机点拨转变。即习作指导融入专题单元教学整个过程之中。学生习作从阅读单元导读开始,教师将习作教学指导化整为零,在阅读课上将片段训练与范例课文有机融合,根据主题表达需要,或进行句型句式的仿写,或进行场面的摹写,,或记下情感碰撞的火花……
  4.从一次性完成习作为分步分点式练笔到整合式习作转变。专题单元学习结束时,学生在片段仿写积累、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回到整篇习作表达上来。将主题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形式迁移成为习作的谋篇布局实践,让整篇习作表达成为主题单元阅读、主题补充资源阅读、片段仿写表达的自然汇总;让本单元的主题感悟得到整体提升。
  (二)读写联动课的特征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伸。主题阅读的读写联动课,抓住了读写的共振点进行施教。“写”主要是指阅读进行中的随文练笔,而“读”,主要指文本阅读或读“情景”。“读”注入“写”,“写”也同时注入“读”,二者存在着互为促进的关系,称为“读写联动”。读与写的关系:读中悟写,写中促读。其关系如下图:
  (三)“读写联动”课的几种方式
  1.单元整体习作:读几篇文章,写一篇文章,进行展示。
  2.阅读中的片段训练:以读为主,以写为辅,读写结合。
  3.有目的的读写训练:以凝练主题、发掘材料、积累语言、理清结构等为主旨的训练课。
  4.口語交际课。写前交流指导。
  5.活动体验课。做实验写作文,听音乐写作文,搞辩论写作文,搞活动写作文等。
  6.习作讲评课。
  7.习作展示课。
  ……
  (四)作文指导四步曲
  1.第一步:导读
  主题阅读在教学中采用“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以现行的人教版教材主题为主线,结合《主题读写》和《主题式经典诵读》这两个“翼”,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整合在一起。以五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为例,它的主题是“月是故乡明”,学生除了学习教材的四篇文章,还会读到《新语文主题阅读》与之配套单元里的文章,背诵《主题式经典诵读》中的相关诗词。
  2.第二步:导写
  在同一主题的统领下,我们让学生阅读若干篇题材相关的文章。所有这些积淀,为学生的习作提供联想选材、迁移表达、语言运用的平台。刘宪华校长认为,以主题阅读作为底子,围绕一个主题,阅读大量相关的诗文,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生活的感悟,由此引领儿童有主题地了解生活、感悟生活、思考生活、走向生活,以主题阅读与主题体验的方式唤醒学生的联想世界。
  3.第三步:导修
  我们从“主题阅读”主推的“批注阅读”得到启发,提出了“批注修改”。“批注修改”与“批注阅读”一样,以画、注、批为显性的学习方式。这些符号就是学生读着自己的作文进行再次思维的轨迹。
  4.第四步:导评
  (1)自我欣赏,同伴交流。
  ①自己读自己的作文,找出自己最满意的地方,画出来。
  ②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2)集体会诊,创新行文。
  ①选择典型的佳作,集体评议。
  ②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
  ③总结写得好的作文经验和方法。
  (3)佳作展览,评选最佳。
  ①同伴互相交流,评选小组最佳。
  ②画出文章中的优美句子或段落。
  ③评选最佳:最佳开头人、最佳结尾人,最佳段落、最佳书写,最佳描写奖、最佳感情奖等等。
  参考文献:
  [1]孙丹丹.让习作教学接地气[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17).
  [2]“2013媒体看课:中国习作教学研讨活动”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4(2).
  编辑 谢尾合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